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年8月13日,中国汽车业“迎来”首张反垄断罚单。根据湖北省物价局对外公布的消息,宝马4家湖北经销商共计被罚162.67万元,奥迪也已进入行政处罚程序。从生产角度看,反价格垄断是因为()①价格被操纵抬高,价格需求弹性理论未能得到贯彻②价格信号失灵,无法发挥对生产规模的调节作用③价格不再取决于供求,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④价格垄断地位形成,会使企业丧失提高效率的积极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同一经济现象或措施,产生的效果是复杂的。下列选项具有“双刃剑”作用的是()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合理的收入差距③增加货币发行④优化经济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2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进行了1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与上周同期持平。央行公开市场七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4%,此前上次也为4%。央行逆回购的实施,其意义在于()A.调节货币供应,释放通货膨胀压力B.引导利率下调,激发企业投资需求C.宽松货币供应,缓解流动性紧张D.稳定利率下调,保障居民储蓄收益4.2022年8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这反映①我国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加注重公平②市场调节也存在着局限性和弊端③国家直接参与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工资分配④国家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2022年南海争端不断。从当前形势来看,担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希望。南海问题的军事性质日益显现,人们也认为南海地区的军备竞赛正在加剧。我国明确表示,中国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南海周边各国的利益。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这反映了()①应该打破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②我国的发展和繁荣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利益③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④我国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6.《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国家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上述规定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③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④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2022年是对口援藏活动开展20周年。20年来,在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中央部门和中央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对口援藏活动A.是由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的B.要以落实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为核心任务-5-\nC.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是促进民族平等和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要求8.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雷锋精神()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④④C.②③D.③④9.通常望远镜的视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但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经细胞更小的景物,在一定的物镜口径条件下,单纯增加视放大率不会看清更多细节,反而会降低主观亮度。由此可见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C.物质的有规律运动是普遍存在的 D.规律的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0.伴随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出台,社会各界开始重视餐桌上的节俭,不少城市相继开展了“‘光盘’行动,拒绝‘剩’宴”公益活动,倡议剩饭打包,“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正确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④应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2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上海、浙江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区,从2022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这一高考改革的过程设计体现了A.客观与主观具体的统一B.共性与个性相统一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12.读右图。读书是有益的,但人却不可因为“书”而框住手脚。我们应懂得①与认识相比,实践是第一位的②认识不过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③解放思想要打烂一切现存的东西④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是十分重要的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5-\n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3.(26分)材料一我国2022年前三季度部分经济数据1季度1-2季度1-3季度1-4季度1季度1-2季度1-3季度2022年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度同比)8.07.57.0(%)注:2022年至202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22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96%,2022年至2022年都是7.7%。材料二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材料三:世界上许多国家虽然长期实行市场经济,但至今仍然在不规范和低效的市场经济中苦苦挣扎。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良好的市场经济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和健全的法治为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切实贯彻执行。(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应怎样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发展?(10分)-5-\n(3)结合材料三,运用党的执政方式和政府权力的行使的有关知识,回答党和政府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12分)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2022年7月30日,国务院“酝酿已久”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即《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规定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分,实现城乡自由流动。为了落实《意见》,国务院各部委要求,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要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不能一刀切和强制落户。户籍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材料二重庆市某地政府在落实户籍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视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让城镇化多了文化的支撑,让户籍改革多了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1)根据材料一,请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其蕴含的哲理。(14分)(2)根据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二对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启示。(12分)-5-\n13、(1)①我国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往年,但总体平稳;②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3)①党: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宪治国。②政府:在执行上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在决策上做到依法决策,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在监督上依据宪法和法律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14、(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原有的户籍制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②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体现了这一点。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户籍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