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一中2022-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说明()A.哲学人人都有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指导人们正确看待自然和社会 D.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观点中体现“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是()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万物在概念中运动③静者静动,非不动也④我思故我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3.“因为有了我的存在,才有了花的颜色,世界才会变的丰富多彩。伴随我的离去,世界将会越发暗淡。”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相同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整个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③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④“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是科学之科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指导②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③是时代变革的先导,能推动时代前进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终极成果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在英国留学时就反复阅读了《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等哲学原著,并在这些成果的指导下构建了自己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石油勘探及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四光的经历说明()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哲学研究自然科学、社会发展和工业发展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6.中国科技大学曾杰教授科研小组发明了一种具有很强的光吸收和光热转化能力的新型纳米材料——金钢合金纳米材料。这种“纳米之星”新材料可有效治疗小鼠乳腺癌,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①意识具有能动性,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意识具有自觉性,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6-\n③意识具有创造性,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④意识具有目的性,能够改造客观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以各种活动来祈福请愿、趋吉避凶,端午节的各种活动历经千百年,虽然活动程式略有改变,但基本内核和基本活动承传不变。这说明了()A.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C.共同的社会意识决定各民族带有普遍性的实践活动D.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8.《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是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并不需要现实的依据④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要实现到2022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既定目标,各级政府要因人因地精准施策,真正提高扶贫实效。这启示我们()①扶贫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扶贫要从困难群众的实际出发③因人因地施策是实现脱贫的基础④政府帮扶是实现脱贫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2022年10月3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雷纳·韦斯、基普·索恩教授,以表彰其在引力波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这项轰动世界的新发现不仅证实了爱因斯坦一个世纪前的预测,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测宇宙的新途径。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表明()①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向前发展②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超前性③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具有指导性④先进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征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1.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①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②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基础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知识是开启未来的钥匙,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说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B.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D.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3.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真理是具体的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人们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4.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5日2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表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6-\n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5.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有些食物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药用。比如绿豆熬制成的绿豆汤,既是美味消暑佳品,又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之功效。某些食物之所以能药食两用,是因为()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C.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人们确定的D.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16.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③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下列现象或诗句中包含事物的发展这一哲理的有()①近期我校发生水痘役情②漳平市进行道路白改黑改革③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了④2022年9月16日台风山竹肆虐广东造成巨大的损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8.“崇尚时尚就是崇尚新文化。”这一观点()A.正确,因为崇尚新文化与崇尚时尚是完全一致的B.错误,因为时尚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新文化C.正确,因为新文化总是比较时尚的东西D.错误,因为新文化不可能是时尚的东西19.为解决北京市因人口超负荷带来的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新区的设立将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服从科学合理的京津冀一体化布局构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这一千年大计的提出和实施,表明我国()①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②把握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顺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③树立创新意识,突破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④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推动京津冀城市布局的优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苏州、南通和新加坡三方决定,在苏通长江大桥北侧40平方千米左右的区域内建成—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区、综合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区。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1.下列说法中主要蕴涵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有()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6-\n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进行了7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力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2022年3月13日,国务院第8次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体现的哲学依据是()A.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D.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23.右图漫画蘊含的哲理是()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是有条件的多跨一步C.真理和谬误没有界限D.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24.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习近平常引用我国经典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引名句蕴含哲理,发人深思。这不仅丰富了表达方式,也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典范。对下列习近平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哲理揭示正确的是()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重视实践,求真务实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要重视事物的质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6.《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赵括的错误在于()①没有做到从战争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②忽视了战争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③否认了事物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的区别④没有将兵书与战争实际具体地统一起来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第II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8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秋风习习,苍柏巍巍。2022年9月28日上午,正在辽宁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乘车前往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习近平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材料二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6-\n(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分析新时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12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阐释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12分)28.2022年5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7周年纪念日。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材料一航天探索向来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灾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零瑕窥”“零失误”“万无一失”是各单位的一贯要求,不放过任何细节。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12分)材料二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2)材料二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施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漳平一中2022-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2345678910111213DCBDACDBABBA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CDACBBDCDBD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8分)27.(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分析新时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12分)【参考答案】①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积小善为大善,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6分)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积极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6分)(2-6-\n)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阐释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12分)【参考答案】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②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引导更多的时代楷模立足岗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新进期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将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4分)28.(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12分)【参考答案】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6分)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6分)(2)材料二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施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参考答案】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分)②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分)③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标准。(4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