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科)试题(答案不全)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1、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哲学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抱负,但是,他在哲学上却承担起一个伟大的使命:不仅为知识奠定基础。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围绕这一使命而展开的。这表明()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哲学的任务B.哲学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思维和存在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3、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理生万物”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客观唯心主义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加快了封建制度的建立。这告诉我们()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②哲学史社会变革的先导③哲学的内容虽是虚幻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④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基于科学发展观( )①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任务和要求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③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可以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6、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科技成果显示:位于纽约长岛的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再获重大发现:中外科学家探测到了迄今人类所知最懂的反物质---反氦-4.下列关于“反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反物质颠覆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的概念②反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能通过人的意识反映出来③反物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反物质研究将彻底否定现有物理学理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回对接的这一过程中,两个航天器保持着高速运行,时速超过28000千米,同时两者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速度接近于零,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相撞事故。下列句子中所含哲理最能反映这一状态的是()①静即含动,动不舍静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n8、恩格斯曾说:“首先是由于达尔文所称的生长相关律。依据这一规律,一个有机生物的个别部分的特定形态,总是和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相联系的,虽然在表面上和这些形态似乎没有任何关联。”材料表明()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这首经久不衰的诗篇反映了()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0、有科学家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从而防患于未然。这一设想进一步佐证了()A.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动力B.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活地球模拟器”的建造如期完工C.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推动认识和科技的发展D.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活地球模拟器”发展的源泉11、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趁此得及前源。”这表明()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超前性C.客观存在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2、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过去几年一系列的近距离飞跃考察过程中,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确认在土卫二星球的南极地区存在巨大的水汽“喷泉”,科学家发现其喷出的物质中除了水和有机物之外还有盐分,这可能暗示其地表下方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可见()①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③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④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作出精确反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D.人的认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14、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份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愉,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能得出的结论()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②对于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获得的真理就越多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万物需要造物主吗?牛顿认为需要。斯蒂芬·霍金早期似乎接受了造物主的可能性。霍金在其新书《伟大的设计》中说,宇宙的诞生不需要上帝。“由于有万有引力这样的定律存在,宇宙就能够从虚无中自己创造出自己”“自我创造是宇宙、人类存在的原因”。这表明()①牛顿的真理已经被推翻了②自然界有形成和发展规律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④6\n定律是客观的,决定认识A.①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6.麦肯锡是美国有名的富翁,他坐飞机只坐头等舱,他解释说:“我在头等舱认识一个客户,就能给我带来一年的收益!”比尔·盖茨比麦肯锡更富有,有人在经济舱看到他,就问他为什么不坐头等舱,他说:“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麦肯锡的“机会战略”值得人们学习,比尔·盖茨的节俭精神也让人崇敬。这就告诉我们(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③任何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有些联系带有主观色彩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③④17.“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中的“你”既是看风景的人,又是被看的风景;既被装饰,又装饰别人。题中蕴涵的哲理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B.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D.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18.右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9.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面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我们要( )①增强创新意识,运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根据“高铁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挥创新意识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作用 ③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建立同“高铁时代”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④解放思想,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开拓新的境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0.下边漫画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6\n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B.创新就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C.创新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D.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21.右边漫画体现的哲理有(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2.“机场滞留八万人,不在乎去几辆车,咱要传递正能量”,一条微博让很多热血青年开着私家车加入了北京特大暴雨的机场救援,当晚累计接着旅客达500多人次。事后有网友留言:“心情特爽”“想掉泪”“又相信这个世界了”……人们欣赏正能量,是因为正能量( )A.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B.可以直接改造客观物质世界C.是让人在生活中获得向上的动力D.是人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23.在2022年2月4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针对上半年的工作,我们要稳步推进资源价格、财政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D.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24.“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都强调人们应该( )A.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预测社会意识的变化B.否定杰出人物的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认清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D.牺牲个人利益而抱持为国为民、天下为公的心志25.无数个职业称呼的改变,反映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炊事员”改叫“烹调师”“营养配餐师”,“保姆”改称“家庭服务员”。“炊事员”的时代,人们满足于一个“饱”字;而如今,“烹调师”“营养配餐师”等新称呼意味着人们追求的是“好”,既要吃得好还要讲究营养搭配。上述材料的理论出发点是( )6\n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生活观是我们拥有美好人生的航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6.2022年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就是有更多的普通百姓参与其中。他们将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目,借助春晚的舞台,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美好的精神享受。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2022年以美食为主题的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备受观众喜爱,通过荧幕全国观众“尝遍”全国地方美食。回答27-28题。27.该纪录片展现了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展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这说明( )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D.美食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28.同名书籍《舌尖上的的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是第一生产力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29.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作家、大诗人、大书画家。这说明( )①先进的文化源于发达的经济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30.202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1周年。71年来,“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满分40分)31、2022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强化能力建设”;规划还提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到2022年,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划提出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那些道理?(16分)32.2022年3月31日,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4月1日山东省委决定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动。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对祖国满腔热血,对乡亲们一片真情,自掏腰包发展教育事业,常常倾己所有接济病困群众。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谈谈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12分)33、材料:2022年6月18日6\n至24日,是我国第25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广东省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12分)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文科)答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