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文第Ⅰ卷(44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3.2022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发现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在蓝光LED的帮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创造出来。这一发现再次证明()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B.“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C.“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D.“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5.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气者,理之依也③理生万物,理在事先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叮人的雌蚊子不仅让人烦恼不堪,还是疟疾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的传播途径。这一技术的开发表明()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②不可知论者是不存在的③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④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n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回答7—8题。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它()①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②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④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①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辩证统一②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心史观的统一④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0.“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句歌词体现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11.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12.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①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②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④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右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8\n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14.“打老虎”、“埃博拉”、“主席套餐”、“境外追逃”、“反占中”等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22,从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A.客观符合主观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15.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由此可见()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规律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D.规律既能被发现,也能被创造16.随着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小到一件衣服、一块巧克力,大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陆续被成功的“打印”出来。近日有媒体报道,有10幢应用3D打印技术建成的房屋在上海张江高新青浦园区正式交付使用。这些建筑的墙体是用建筑垃圾制成的特殊“油墨”,依据电脑设计的图纸和方案,经一台大型的3D打印机层层叠加喷绘而成,建筑过程仅花费24小时。这一材料直接佐证了()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④实践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阐述,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主要表明()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8.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19.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8\n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2022年我国高铁投资1800亿元,这将带动700万吨钢材和36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18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真正实现1+1+1>3的效果。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我们()A.把握多样联系,基于自身需要建立自在事物联系B.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C.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用整体发展替代部分发展D.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第Ⅱ卷(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6分)23.辨析题(10分)气象与大型运动会息息相关。如果大型运动会期间正值举办地多雨时节,为保证大型运动会的成功举行,有关部门加强了天气预报和人工消雨的准备工作。届时,大型运动会天气预报将禁用“降水概率”等模糊词语,必须明确“是否降雨”,而且将具体到“几时几分”、哪个场馆有降雨。为提高人工消雨的成功率,他们还加强了与全球各地等具有丰富人工消雨经验城市的联系,希望尽快能提高人工控制降雨的成功率。因此,有人认为:辨题:意识的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直接的促进作用。24.材料一:2022年10月,国家部委组团来东莞调研,调查研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东莞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国家部委为什么要对东莞开展调研工作?(8分)8\n材料二:针对外界用西方的思维纷纷推测东莞纺织、鞋业陷入困境,猜测东莞纺织、鞋业陷入“倒闭潮”的情况,国家部委从东莞市经信局获悉了一些最新数据:2022年1-8月,东莞市规模以上的纺织业实现增加值54.29亿元,同比增长5.6%。在厚街鞋业方面,今年1-9月厚街镇产鞋量5.18亿双,占世界鞋业产量的4.81%;1-9月鞋业产值207.2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9.62%,产量、产值分别完成年度目标值的81.19%和30.79%。(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角度分析外界对东莞纺织、鞋业陷入“倒闭潮”的猜测是不可靠的。(6分)25.材料一:2022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司法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在此之前国家组织国内司法部门和大量法律专家深入调查司法现状,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专家分多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白皮书奠定了重要基础。(1)结合材料二,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材料二:近些年,官二代、富二代坑爹事件屡见报端。追其根,无不是家庭教育缺失所至。在我国历史上,《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这些承载家庭教育、传承家庭美德的书籍却被人们称颂。家训、家风传承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美德,它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例如清朝政治家曾国藩,在家书里告诫子侄要居家简朴、待人以和、为官清正、敬老爱孺、体恤乡民。他的后代遵此家训,几代贤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家风正派,子侄贤良不仅关乎家族兴衰,还影响国家进退。(2)结合材料二,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家风”对“国风”的作用。(8分)26.材料一: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发射受到地日月的运动规律、发射场的气候、火箭运载能力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广大科研人员密切协同、反复试验,为发射做好了充分准备。2022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实现了“零窗口”(在定好的发射时间正负一秒内发射出去)成功发射。随后,顺利实施了飞行过程中的近月制动,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嫦娥二号的成功升空,在认识月球和卫星发射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1)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辨证关系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9分)材料二:2022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由大地震发生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伴随地震发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核辐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8\n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2)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科学家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6分)8\n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文科)期考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44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第Ⅱ卷(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6分)24、(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国家部委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获得了广东东莞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这确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国家部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问题,提出了针对广东东莞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国家部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解决东莞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通过调研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提供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东莞经济的发展(2)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外界对东莞“倒闭潮”的猜测只是一种主观猜测,与客观不相符,②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其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外界对东莞“倒闭潮”的猜测经实践的检验是错误的,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半步都会变成谬误。用西方的思维猜测东莞纺织、鞋业陷入“倒闭潮”是不顾条件的变化,硬搬西方思维猜测是违背事实的。8\n26、(1)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我国相关科研人员遵从地、月、日运行规律,结合发射场的气候条件及其它的气象数据,确定卫星发射时间。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3分)②但是,不能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射场五大系统密切协同,为卫星发射做好了充分准备。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3分)③我们相关科研人员在卫星发射和研究过程中,必须在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3分)(2)持“乐观态度”原因:(6分)①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行规律。(2分)②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2分)③实践决定认识。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2分)(注:若考生运用其它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