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长:15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长篙(gāo)巷道(hàng) 颓圯(pǐ)百舸争流(gě)B、泥古(nì) 漫溯(shuò) 笙(shēng)箫自怨自艾(ài)C、揕(zhèn)胸 淬(cuì)火 忤(chǔ)视 忸怩不安(nì)D、给予(jǐ)冰屑(xuè) 立仆(pū)挥斥方遒(qiú)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沧茫谰言冷漠轻歌慢舞B、炭灰惊惶盘踞天伦之乐C、漂泊伫立彷皇妄自绯薄D、朔风浮躁舌苔斥咤风云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现代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光的赞歌》《翡冷翠的一夜》。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戴望舒诗人,翻译家。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代表作《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另有译著多种。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C、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D、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隆重而简短的欢送仪式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五十六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B.我们能不能迅速走出语文复习的误区,是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提升最重要的大事。C.对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法行为,我们应该给予严厉的打击。D.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对于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无异于雪上加霜。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6.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C.又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何厌之有 厌:厌烦7.下面句子中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7-\n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怎么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里。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的确。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丹不忍以己之私B.常痛于骨髓以其无礼于晋C.而右手揕其胸因人之力而敝之D.乃遂私见樊於期乃请荆卿曰11.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三、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13.默写诗文(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7-\n2.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3,沉淀着彩虹似的梦。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5.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14.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问题(共6分)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①如何理解诗题中“怀远”的含义?诗中哪个句子点明“怀远”的含义?②诗中“情人”指的是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他当时的心情?15.阅读《露》完成题目(4分)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①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7-\n②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0分)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王明亚①生命,是一个从荒芜到芳草萋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最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是家。②第一次,用一个婴儿的姿态蹒跚着走出家门,扑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愣愣地不知往哪里去。然后学着辨别家的方向——或许是一爿半启的门扉;或许是廊前摇摆的衣架;或许是熟悉的猫的声音;或许是苦楝树下狗的饭盆;或许是一张永远等候在门口的笑脸……一点一滴,开始了一个人一生里对家的最深长的认识和依恋。③记得,上学后每天背着书包走在长长短短的田埂上的情景。有时是一个人,有时会有一个伙伴;有时风雨交加;有时斜阳万丈。不管是每一天的清晨,还是每一天的黄昏,总是那相似的没有改变的路。很多次想停步,因为疲惫,因为厌倦。④然后,一声近处的狗吠声,和着一句坚硬的吆喝;或者是农舍上空袅袅腾腾的烟雾;或是与你擦身而过的某个同样匆匆的背影;或是某一家忽然亮起的橘黄的灯光,只一刹那,就勾起了内心深处软软的、切切的、对家的渴念。⑤于是急急地加快脚步。⑥因为知道,远处,那个属于我的家里,肯定也有这样一圈微黄的光晕正为我铺展;因为知道,在那光晕下,有一桌为我等候的饭菜,几双翘首期盼的焦灼的眼睛。那只永远摇着尾巴守在门口的大灰狗,那一份静谧的等待,在这昏黄的途中,延伸为最动人的诱惑。而那路上如水的月光,月光下裸露的荒坟,坟头上猫头鹰恐怖的窃笑声,都有了我熟悉的温暖与明亮。⑦-7-\n学会漂泊的日子里,路依然遥无边际。滚滚红尘中,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偶尔停下来,在陌生的街头,在夕阳将落未落的黄昏。尽管周围有人群,有房屋,有灯光,有让人追寻、让人迷恋的热闹,可是,只一瞬间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彷徨、孤独,这所有的辉煌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忽然却步不前,只因记忆中那一面旧泥墙,爬在墙上的紫藤萝,几株香气四溢的栀子花树,花上碎碎点点的阳光,灶膛里星星点点的火焰。那每一缕袅然升起的炊烟,因炊烟的飞舞而呈现的风的姿态,狗的嘶哑的吠声,门前树下那条空凳子的孤单守候,父母亲满满的爱的牵挂……⑧于是,一刻也不能停缓地上路了。所有生命中匆匆放下了一段时间的所有,在推门的一刹那,都细细密密地回来了。⑨于是,怵然警觉:这一生一世里,不论路在何方,又将去向哪里,家是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的牵挂。黎明时,出门的那一回头,黄昏时进门的那一颔首,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⑩尽管,我会由被人牵挂而变为牵挂别人,但这份对家的依恋依旧。我还是那个处在长途中的人,还是那个奔波忙碌、时常不知所措的人,还是那个茫茫然疲惫不堪的人。而家,永远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意识里。在醒来梦去的眸子里,清晰如昨。它们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一个固定的地方,以它的一片馨香、明媚、温情地指引一颗心归来,洗尽那尘世中的种种铅华,让那颗心忘记漂泊路上的苦涩,从而撑起一片希望,只为,明日又可以轻轻松松地上路。⑾“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记不得这样温馨的文字出自哪本书了。可是确实啊,家从一个人生下来起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因为有家,因为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也正是因为有家,因为有如此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会熠熠生辉。(选自《散文百家》2022年第6期)16.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最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是家?(4分)17.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1)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2)家从一个人生下来起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18.结合文中第⑦段对景物的描述,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6分)19.文章末尾引用“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7-\n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五.语言运用(4分)20.下面两例在词语搭配上似乎都不合逻辑,但却极富表现力。请选另一内容,写一个同样表达效果的句子。(形式、字数不限)(4分)①兰圃的门锁了,却锁不住香味。②司机流着泪跑回驾驶室,把车门狠狠地一摔,闸住了悲哀。六.作文(70分)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月考1试题答案1A2B3B4B5A6D7A8D9A10A11D12D13略14答案提示:这是一首因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怀远”就是怀念远方亲人的意思。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是写望月,“天涯共此时”是写怀远。诗中的“情人”是诗人自己,意思是说自己是个有情之人。他眼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清辉洒遍大地,不由得想起远在天边的亲人,他们大概和我一样,也在仰望明月吧!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难抑的思念使.得他整夜不能入睡。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那一地清辉,披衣来到院里,走进清辉之中,不觉得夜露沾湿了衣裳。想抓一把月光送给亲人却不能够,只好盼望在梦中与远方的亲人相见了。诗人由景入情,以明月作媒介,曲折地道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含蓄而又富于深情。15在生活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很平凡,或遇到困难我们仍然应该乐观向上,不要抱怨什么,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例如:我不是巍峨的高山,也不是连绵的峻岭,我就是我,一座矮小的山丘。16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最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是家?(4分)答:因为家有我熟悉的生活,有永远摇着尾巴守在门口的大灰狗,有为我等候的饭菜,有几双翘首期盼的焦灼的眼睛,有父母亲满满的爱的牵挂,有我美好的记忆。17.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1)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含义:家是一个人永远的支撑,永远留存在心底里,成为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2)家从一个人生下来起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含义:家就像橘红的灯光,是深切的牵挂,能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18.结合文中第⑦段对景物的描述,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6分)答:①在四处漂泊的时候,心目中的家既给人美好的回忆,又充满了浓浓的亲情。②-7-\n她是瞬间内心的感动,在最寂寞的征途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是你避难的港湾,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③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④是你顿挫时的鼓励与支持,她使你在孤独中感受到无私的胸怀,鼓舞起你继续前行的信心。(三点则可,一点2分)19.文章末尾引用“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①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深情礼赞,②表明了家在一个人心目中的光明、温暖和神圣,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深化。(一点2分)20.宿舍的灯关了却管不住自由的思想。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打开水龙头,冲尽生活的烦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