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2年上学期新津中学高三语文开学考试试题答案1.(3分)D(《周易》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文无据。)2.(3分)C(“分别引出四个分论点”错误,前三个含义是通过引用来引出观点,但最后一个含义是直接提出的。)3.(3分)B(A项“所以一位中医只要能治病救人,也就能以医理治国”绝对化,文章指出“善为医者”“把握了医道的精髓”才能以医理治国。C项“危害健康,弊大于利”有误,文章指出“是药三分毒”“凡事不能绝对化,需要用药时还是要用”。D项“可惜现代中医并没有很好地继承”于文无据。)4.A(3分)(“得到、在行在内容的质量、动机纯粹性和购买的成本上都处在比较高区域”错,据材料一图表可知,“得到”动机纯粹性较低。)5.D(3分)(“实现我们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错,材料四“而我们强加给知识付费上的任何大的抱负,比如我指望通过听某一门大师课而获得我对不了解的领域的一个系统认知,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可知,不可能实现“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6.示例一:发展前景良好。①2022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总量为0.93亿,这一数据,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在飞速上升。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知识付费产业提供更良好的发展平台。③在现代这样一个“光速时代”,人们需要更高效、更精准地获取知识,而知识付费产品正符合这一要求。(每点2分,如果只答出前景好或不好,没有阐述理由不得分。)示例二:未来不容乐观。①作为依附于互联网的一种产业,浮躁、表浅、速成等特点,不能使人真正获得想要的效果。②知识付费产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限制了产业的发展。③人们对知识付费的评价并不高,或许不就得将来会被另外一种产业所取代。7.(3分)B(不是“厌烦”,是“惊讶”。)5/5\n8.(6分)①讲述故事:“我”是小说的叙述者,故事借“我”之口向读者展现。②推进情节:“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③衬托人物:“我”在小说中与安形成对比,起衬托作用。④表现主题上:“我”前后的变化引人深思,表现主题。(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9.(6分)①“芳”即为“好”,安是一个好邻居。②在性格上,她热情好客,善良率性,积极乐观。③在行动上,安积极助人,在“我”遇到事情时真挚地帮助“我”。④对“我”有影响改变,在“安”的影响下“我”有了变化,如结尾所说“生活中保留了一点安的作风”。(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10.C(“不引兵渡河因赵食”,是说“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因赵食”是说“从赵国取得粮食”,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和D项;“夫以秦之强”是说“凭着强大的秦国”,“强”是后置定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项。此句的完整翻译是“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强大的秦国攻打赵国,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故选C。)11.C项,(‘九宾’即指多个宾客”错误,“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应该是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12.A项(“宋义出谋划策,项羽行军用兵,斩杀了军中凶猛如虎,凶狠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人”错误,原文是说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即宋义于是对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人,一律斩首!”宋义在项羽提出反对意见之后这样传令,实际上是有震慑项羽等人的意思。故选A。)13.(1)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罢”:疲惫(1分);“承”:利用(1分);“鼓:擂鼓(1分);“举”:歼灭(1分);句意1分)(2)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慑”:畏惧(1分);“枝梧”:抗拒(1分);“首立楚者,将军家也”是判断句(1分);“乱”:叛乱之臣(1分)句意1分)5/5\n译文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巨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并非如此。拍击牛身上的虻虫,是不能消灭毛里藏的虮虱的。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披甲胄执兵器,宋义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宋义。”宋义于是对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人,一律斩首!”宋义于是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头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强大的秦国攻打赵国,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还利用什么秦国的疲惫?况且我们楚兵新近失败,楚王坐不安席,集中全国之兵交予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不是安定社稷的臣子!”项羽早晨去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掉他。”这时,诸将都畏服,不敢有异议,大家都说:“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家,现在又是将军诛杀了乱臣贼子。”于是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杀了他。项羽又派桓楚去向楚怀王报告。怀王于是传令让项羽担任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项羽属下。项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以后,威名传遍楚国,并在诸侯中传颂。(项羽)派兵去援救巨鹿。战斗取得了一些胜利,陈馀又请兵出战。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项羽的军队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断了秦军的后路,大败秦军。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各军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5/5\n14、D.“王湾借此诗表达了对新年的忧虑”有误,王湾的诗总体上和谐优美,富有哲思,尤其是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只在尾联表达了淡淡的乡愁,所以并没有表达对新年的忧虑。15、①相同的手法:都用了虚写。王诗虚写家书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陈诗虚写自己要在万象更新的“明日”登上岳阳楼,远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②不同的情感:王诗借此表达了淡淡地乡愁,陈诗借此表达了对国运好转的期盼和结束漂泊生活的盼望。16、(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7.A(变动不居: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结合语境,是强调“时代环境”不断变化,使用“变动不居”恰当。可以排除B和C项;蓄势待发: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结合语境“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使用“蓄势待发”恰当。可以排除D项。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是主谓关系的短语。破竹之势: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是偏正关系的短语。联系前文“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使用“势如破竹”更恰当。推而广之: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用于贬义。此处语境“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上海启航后……”,强调将改革推展开来,不含贬义,使用“推而广之”更恰当。18.D(本题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改革的渐进式”“是……过程”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渐进式的改革”。可以排除AC两项;第二处,“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可以排除B项。)19.B(“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是说“如果聚集5/5\n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强调需要蓄积力量。联系乙处前后文“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任何新事物的发端、兴起、壮大,都需要一个过程。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不可阻挡”,强调要“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语境相合。)20.①则会造成听力损失②无论暴露时间长短③如果音量过大21.示例:①2022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2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