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的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生素质。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形成角的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感知角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角、画角等实际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绎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图形王国走一走,大家准备好了吗?
由上面几个图形及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在学生心中形成角的概念,并引出——角。自主学习,找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利用手中的三角尺,让学生用视觉和触觉来总结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课堂练习,巩固角的概念。一、学画角利用幻灯片,并在老师的带领下画出学生最喜欢的角。找学生上台展示,可以随时指正。二、比一比利用折扇让学生感受角在变化,它是有大小的。比较幻灯片上的两个角,引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利用活动进一步验证这个说法,用活动角告诉大家——角的两条边分开越大,角越大;相反,两条边分开越小,角越小。四、巩固练习利用练习巩固本课内容。五、总结提高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想知我的大与小,要看张口不看边。板书设计: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课后作业:张开你理想的翅膀,想一想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看谁的剪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