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补缺自测试卷1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综合(24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填空。(6分)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qí)的艺术;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cuì)的情感;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同学们,去阅读吧!(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分)分qí(_____)纯cuì(_____)热忱(_____)(2)下列括号中的词语属于形容词和数量词的分别是哪两个?(①一篇②感染③深切④情感)(2分)形容词:______数量词:______(3)选文中的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1分)2.根据提示默写。(5分)(1)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4.(3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为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学校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这句有语病。B.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常熟”“秋天”“愿意”都是名词。“跑”“出现”“赞美”都是动词。D.“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句中“热烈”一词的语境义是“强烈”“热情四溢”。5.(3分)一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又可以走进自然,;还可以体察亲情,;更可以了解社会,;第19页共20页
①观赏世间美景②享受温暖盛宴③感受风云变幻④品味人世百态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6.综合性学习。(7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请让我们“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1)(2分)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设计好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活动三:活动四:(2)(2分)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小明搜集到了一些描绘四季的对联,但碰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①根据下列对联所描绘的景物特征,按春夏秋冬排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b.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c.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d.丹桂香飘赏心悦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②下面描写春天的下联遗漏了两个字,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将其补充完整。(1分)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下联:时雨____万树花(3)(2分)面对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大自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爱护它,切实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请你写出一则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第二部分(46分)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第19页共20页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①,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③得此金?”对④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⑤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⑥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⑦。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⑧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⑨朝还金,退请就狱⑩。王贤⑪其母,说⑫其义,即舍⑬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⑭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①为相:做宰相。②镒:二十两。③安:怎么。④对:回答。⑤治官:做官。⑥事亲:侍奉父母。⑦馆:这里指家。⑧去:送还。⑨造:到……去。⑩就狱:接受处分。⑪贤:以……为贤。⑫说:通“悦”,为……感到高兴。⑬舍:通“赦”,赦免。⑭《诗》:这里指《诗经》。承承:谨慎小心。(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②下车引之________③三年归休________④非吾所欲也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②宜尔子孙承承兮。(3)(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乙)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2分)(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三、课内文阅读,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小题。(11分)第19页共20页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 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9.请给选文第二段拟一个小标题。(2分)10.选文中写了泥墙根一带四件有趣味的事。请按要求依次填出四件有趣的事(每件事不超过四个字)。(4分)(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11.请从修辞的角度欣赏“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表达效果。(3分)12.请概括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88岁的“上班族”①88岁的顾诵芬至今仍是一名“上班族”。②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他都会按时出现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的办公楼里。从住处到办公区,不到500米的距离,他要花十几分钟才能走完。③自1986年起,顾诵芬就在这栋小楼里办公。他始终保持着几个“戒不掉”的习惯:早上进办公室前,一定要走到楼道尽头把廊灯关掉;用完电脑后,他要拿一张蓝色布罩盖上防尘;各种发言稿从不打印,而是亲手在稿纸上修改誊写;审阅资料和文件时,有想法随时用铅笔在空白处批注……④这是长年从事飞机设计工作养成的习惯,也透露出顾诵芬骨子里的认真与严谨。1956年起,他先后参与、主持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1985年,歼-8入选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顾诵芬在获奖名单上位列第一;1991年……第19页共20页
⑤战机一代一代更迭,老一辈航空人的热情却丝毫未减。2016年6月,大型运输机运-20交付部队;2017年5月,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2018年10月,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水上首飞,向正式投产迈出重要一步。这些国产大飞机能够从构想变为现实,同样和顾诵芬分不开。⑥近日,《环球人物》记者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见到顾诵芬院士。年近九十,尽管岁月的痕迹深深显露,但一提到和飞机有关的问题,顾诵芬依然思维敏捷。⑦顾诵芬办公室的书柜上,5架飞机模型摆放得整齐划一。最右边的一架歼-8Ⅱ型战机,总设计师正是他。作为一款综合性能强劲、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二代机,至今仍有部分歼-8Ⅱ在部队服役。而它的前身,是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款高空高速战机——歼-8.⑧二十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主力机型是从苏联引进生产的歼-7.当时用它来打美军U-2侦察机,受航程、爬升速度等性能所限,打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面对领空被侵犯的威胁,中国迫切需要一种“爬得快、留空时间长、看得远”的战机,歼-8的设计构想由此提上日程。⑨1964年,歼-8设计方案拟定,顾诵芬等人向贺龙元帅汇报新机情况,贺龙说“就是要走中国自己的路,搞自己的东西”。贺老总不忘鼓励大家:“飞机上天,党、军队和人民都会感激你们的。”⑩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委托,顾诵芬和同事投入到飞机的设计研发中。1969年7月5日,歼-8顺利完成首飞。但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歼-8出现强烈的振动现象。为了找出问题在哪里,顾诵芬想到一个办法——把毛线条粘在机身上,观察飞机在空中的气流扰动情况。⑪由于缺少高清的摄像设备,要看清楚毛线条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坐在另一架飞机上近距离观察,且两架飞机之间必须保持5米左右的距离。顾诵芬决定亲自上天观察。作为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非飞行人员,他在空中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过载反应,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后机身。飞机上天后,这片区域的毛线条全部被气流刮掉。顾诵芬记录下后机身的流线谱,提出采用局部整流包皮修形的方法,并亲自做了修形设计,与技术人员一起改装。飞机再次试飞时,跨音速抖振的问题果然消失了。⑫直到问题解决后,顾诵芬也没有把上天的事情告诉妻子江泽菲,因为妻子的姐夫、同为飞机设计师的黄志千就是在空难中离世的。那件事后,他们立下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并非不信任飞机的安全性,而是无法再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⑬1979年年底,歼-8正式定型。庆功宴上,喝酒都用的是大碗。从不沾酒的顾诵芬也拿起碗痛饮,这是他在飞机设计生涯中唯一一次喝得酩酊大醉。那一晚,顾诵芬喝吐了,但他笑得很开心。⑭……⑮已近鲐背之年①,顾诵芬仍保持着严谨细致的作风。记者与工作人员交谈的间隙,他特意从二楼走下,递来一本往期的杂志。在一篇报道隐形战机设计师李天的文章中,他用铅笔在空白处批注得密密麻麻。“这些重点你们不能落下……”第19页共20页
(有删改)①鲐(tái)背之年: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1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的意思是88岁的顾诵芬老人没有像常人一样退休,仍坚持上班。B.文章开头第一段“88岁”与“上班族”形成反差,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第⑫段“那件事后,他们立下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那件事”是指顾诵芬不顾个人安危,近距离观察飞机抖动现象。D.“歼-8正式定型的庆功宴上,从不喝酒的顾诵芬喝吐了,但他笑得很开心,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他科研成功的喜悦之情,也从侧面表现出过程的艰辛。14.本文重点写了哪件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15.选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6.在我国,有很多像顾诵芬一样的“88岁的上班族”。你还知道谁?请简述其事迹。并结合你阅读本文的体会和自身经历,说说应当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有为少年?(4分)五、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试题。(4分)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今放在厂院中几日,那霞光有万道冲天,瑞气有千般罩地。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仰驾云头而看。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现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1)《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以孙悟空为例,就有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_______、________。(2)选段画线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和降妖宝杖。第三部分(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照亮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第19页共20页
要求:①以《______________的心声》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完成作文;②字数不少于500;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综合(24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填空。(6分)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qí)的艺术;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cuì)的情感;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同学们,去阅读吧!(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分)分qí(_____)纯cuì(_____)热忱(_____)(2)下列括号中的词语属于形容词和数量词的分别是哪两个?(①一篇②感染③深切④情感)(2分)形容词:______数量词:______(3)选文中的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1分)【答案】(1)歧粹chén(2)深切一篇(3)排比【解析】(1)考查词语注音和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多考查多音字的注音,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注意不同读音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另外注意平时多积累并熟记课本上的重点词语。(1)“分qí”写作“分歧”,意思是:不一致,有差异;(2)“纯 cuì”写作“纯粹”,意思是: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杂质的;(3)“热忱”读作rèchén,意思是:热衷;热诚,热情的、慷慨的。(2)考查对词语词性的分析。解答时,可根据词语意思进行辨析。①一篇:全篇或单独某一篇目;属于数量词;②感染: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属于名词;③深切:形容感情真挚恳切;属于形容词;④情感: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悲、恐、爱、憎等;属于名词。第19页共20页
(3)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掌握。解答时,把握句子内容,从词语运用、句式特点等方面进行辨析。通过句子“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歧的艺术;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的内容,可知本句中三个短句呈并列关系,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语势。2.根据提示默写。(5分)(1)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答案】(1)海日生残夜(2)闻道龙标过五溪(3)枯藤老树昏鸦(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撒,拟。4.(3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为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学校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这句有语病。B.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常熟”“秋天”“愿意”都是名词。“跑”“出现”“赞美”都是动词。D.“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句中“热烈”一词的语境义是“强烈”“热情四溢”。【答案】C【详解】C.“愿意”是动词,不是名词;故选C。5.(3分)一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又可以走进自然,;还可以体察亲情,;更可以了解社会,;第19页共20页
①观赏世间美景②享受温暖盛宴③感受风云变幻④品味人世百态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据“探访历史”,历史长河风云变幻,可知要衔接“感受风云变幻”;根据“走近自然”,自然风光秀美,可知要衔接“观赏世间美景”;根据“体察亲情”,亲情温暖无比,可知要衔接“享受温暖盛宴”;根据“了解社会”,社会百态人生,可知要衔接“品味人世百态”。故选C。6.综合性学习。(7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请让我们“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1)(2分)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设计好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活动三:活动四:(2)(2分)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小明搜集到了一些描绘四季的对联,但碰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①根据下列对联所描绘的景物特征,按春夏秋冬排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b.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c.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d.丹桂香飘赏心悦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②下面描写春天的下联遗漏了两个字,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将其补充完整。(1分)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下联:时雨____万树花(3)(2分)面对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大自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爱护它,切实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请你写出一则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答案】(1)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身体力行,保护大自然。(2)badc示例:润红(催红、浇红、沐红等)(3)示例:清新氧气源于绿色,健康生命源于自然。第19页共20页
【分析】(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首先分析题干中的“活动一”和“活动二”的标题内容,发现:它们的结构都是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而且后一个短语的宾语都是“大自然”,然后再模仿这两个标题写出“活动三”和“活动四”的标题即可。不能脱离“大自然之旅”这一主题。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示例: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亲自实践,捍卫大自然。(2)本题考查对联及排序。①“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中的“藕花香”看出是夏天。“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中“桃花”看出是春天。“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中的“梅花”看出是冬天。“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中的“丹桂”看出是秋天。故排序:badc②对联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上联“吹绿”是动词+表颜色的名词的形式,故下联也应是词性相同的内容,结合语境,可以补写“润红(催红、浇红、沐红等)”(3)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拟写标语时,要围绕“保护自然”的主题来写,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示例:给我一片绿,还你一片荫。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绿色人生使者。第二部分(46分)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答案】(1)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更显水面开阔;风势正顺,大江直流,白帆高高扬起。(2)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分析】第19页共20页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画面的能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题干要求展开想象,语言生动形象,就要在句意基础上适当加工和拓展。示例: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第三联的内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旧的一天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过去了,而诗人却仍然漂泊流浪,如雨中浮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别说是回家,就是家书也要托付给春光中北归的大雁,由此可体会出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由思乡之情引发的思乡而不得归的愁绪。据此回答即可。二、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①,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③得此金?”对④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⑤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⑥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⑦。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⑧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⑨朝还金,退请就狱⑩。王贤⑪其母,说⑫其义,即舍⑬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⑭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①为相:做宰相。②镒:二十两。③安:怎么。④对:回答。⑤治官:做官。⑥事亲:侍奉父母。⑦馆:这里指家。⑧去:送还。⑨造:到……去。⑩就狱:接受处分。⑪贤:以……为贤。⑫说:通“悦”,为……感到高兴。⑬舍:通“赦”,赦免。⑭《诗》:这里指《诗经》。承承:谨慎小心。(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②下车引之________③三年归休________④非吾所欲也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第19页共20页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3)(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乙)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2分)(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案】(1)相约同行;拉;退休回家;所想要的(2)①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3)【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聪明、率真、正直明理的孩子。【乙】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疾恶如仇的母亲。(4)【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文中的“友人”和“田子”都能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分析】(1)①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③句意: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②句意: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归休:退休回家④句意:做官像这个样子,不是我所希望的。所欲:所想要的。(2)①重点词有:引:拉顾:回头看句意: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②重点词有:宜:应该。句意: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3)元方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的聪明、机智的孩子。不失礼: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文章讲述的是田子的母亲教育儿子做官要为官不贪、忠于国家,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无私无畏、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第19页共20页
(4)文章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在这些交代中,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推到了读者面前。文章最后,“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本句及强化了陈远方这个人物形象,又表现了友人知错能改的特点。乙文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作者通过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儒家思想,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田子为相三年回家,带回来一百镒黄金给母亲,受到追问。第二层,母亲认为做官也要吃饭,受钱就是不义、不忠、不孝。要赶儿子走。第三层,田子愧惭跑出,把钱还给朝廷,退请就狱,田子复为相,其母受到奖赏。【点睛】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乙)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诗经》说:“教育你的子孙时要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三、课内文阅读,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小题。(11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 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9.请给选文第二段拟一个小标题。(2分)10.选文中写了泥墙根一带四件有趣味的事。请按要求依次填出四件有趣的事(每件事不超过四个字)。(4分)(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11.请从修辞的角度欣赏“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表达效果。(3分)第19页共20页
12.请概括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9.(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10.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1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油蛉、蟋蟀们叫声的悦耳动听,体现出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无限乐趣。12.“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热爱大自然的儿童。【分析】9.本题考查拟写文段的标题。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出发概括出简练的词语。注意抓住文中的起总结作用的关键词。由“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知,本文段描写了不同季节下的百草园的美丽景色,可拟题为:五彩缤纷的“乐园”。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对文本信息深入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根据第二段“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知应从此句以下来寻找答案。由第二段“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可知,捉蜈蚣。由第二段“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可知,按斑蝥。由第二段“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可知,拔何首乌。由第二段“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可知,摘覆盆子。1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根据“低唱”和“弹琴”可知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继而结合拟人的作用,将油蛉和蟋蟀的鸣叫声人格化,其鸣声像人的低唱和弹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的鸣声悦耳的特点,表现了百草园给作者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儿时的作者对油蛉、蟋蟀鸣声的真实感觉,表现了儿童天真快乐的性情,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第二段内容可知,“我”在泥墙根一带拔何首乌、听油蛉低唱、听蟋蟀弹琴、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可看出“我”的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热爱自然。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88岁的“上班族”①88岁的顾诵芬至今仍是一名“上班族”。第19页共20页
②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他都会按时出现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的办公楼里。从住处到办公区,不到500米的距离,他要花十几分钟才能走完。③自1986年起,顾诵芬就在这栋小楼里办公。他始终保持着几个“戒不掉”的习惯:早上进办公室前,一定要走到楼道尽头把廊灯关掉;用完电脑后,他要拿一张蓝色布罩盖上防尘;各种发言稿从不打印,而是亲手在稿纸上修改誊写;审阅资料和文件时,有想法随时用铅笔在空白处批注……④这是长年从事飞机设计工作养成的习惯,也透露出顾诵芬骨子里的认真与严谨。1956年起,他先后参与、主持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1985年,歼-8入选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顾诵芬在获奖名单上位列第一;1991年……⑤战机一代一代更迭,老一辈航空人的热情却丝毫未减。2016年6月,大型运输机运-20交付部队;2017年5月,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2018年10月,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水上首飞,向正式投产迈出重要一步。这些国产大飞机能够从构想变为现实,同样和顾诵芬分不开。⑥近日,《环球人物》记者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见到顾诵芬院士。年近九十,尽管岁月的痕迹深深显露,但一提到和飞机有关的问题,顾诵芬依然思维敏捷。⑦顾诵芬办公室的书柜上,5架飞机模型摆放得整齐划一。最右边的一架歼-8Ⅱ型战机,总设计师正是他。作为一款综合性能强劲、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二代机,至今仍有部分歼-8Ⅱ在部队服役。而它的前身,是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款高空高速战机——歼-8.⑧二十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主力机型是从苏联引进生产的歼-7.当时用它来打美军U-2侦察机,受航程、爬升速度等性能所限,打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面对领空被侵犯的威胁,中国迫切需要一种“爬得快、留空时间长、看得远”的战机,歼-8的设计构想由此提上日程。⑨1964年,歼-8设计方案拟定,顾诵芬等人向贺龙元帅汇报新机情况,贺龙说“就是要走中国自己的路,搞自己的东西”。贺老总不忘鼓励大家:“飞机上天,党、军队和人民都会感激你们的。”⑩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委托,顾诵芬和同事投入到飞机的设计研发中。1969年7月5日,歼-8顺利完成首飞。但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歼-8出现强烈的振动现象。为了找出问题在哪里,顾诵芬想到一个办法——把毛线条粘在机身上,观察飞机在空中的气流扰动情况。第19页共20页
⑪由于缺少高清的摄像设备,要看清楚毛线条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坐在另一架飞机上近距离观察,且两架飞机之间必须保持5米左右的距离。顾诵芬决定亲自上天观察。作为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非飞行人员,他在空中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过载反应,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后机身。飞机上天后,这片区域的毛线条全部被气流刮掉。顾诵芬记录下后机身的流线谱,提出采用局部整流包皮修形的方法,并亲自做了修形设计,与技术人员一起改装。飞机再次试飞时,跨音速抖振的问题果然消失了。⑫直到问题解决后,顾诵芬也没有把上天的事情告诉妻子江泽菲,因为妻子的姐夫、同为飞机设计师的黄志千就是在空难中离世的。那件事后,他们立下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并非不信任飞机的安全性,而是无法再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⑬1979年年底,歼-8正式定型。庆功宴上,喝酒都用的是大碗。从不沾酒的顾诵芬也拿起碗痛饮,这是他在飞机设计生涯中唯一一次喝得酩酊大醉。那一晚,顾诵芬喝吐了,但他笑得很开心。⑭……⑮已近鲐背之年①,顾诵芬仍保持着严谨细致的作风。记者与工作人员交谈的间隙,他特意从二楼走下,递来一本往期的杂志。在一篇报道隐形战机设计师李天的文章中,他用铅笔在空白处批注得密密麻麻。“这些重点你们不能落下……”(有删改)①鲐(tái)背之年: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1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的意思是88岁的顾诵芬老人没有像常人一样退休,仍坚持上班。B.文章开头第一段“88岁”与“上班族”形成反差,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第⑫段“那件事后,他们立下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那件事”是指顾诵芬不顾个人安危,近距离观察飞机抖动现象。D.“歼-8正式定型的庆功宴上,从不喝酒的顾诵芬喝吐了,但他笑得很开心,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他科研成功的喜悦之情,也从侧面表现出过程的艰辛。14.本文重点写了哪件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15.选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6.在我国,有很多像顾诵芬一样的“88岁的上班族”。你还知道谁?请简述其事迹。并结合你阅读本文的体会和自身经历,说说应当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有为少年?(4分)【答案】13.C14.顾诵芬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歼-8跨音速抖振的问题。15.①内容上:本段重点刻画了顾诵芬工作认真、严谨细致的作风,赞颂了他88岁仍是“上班族”的忘我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②结构上:与文章开头第三段形成照应。16.第19页共20页
示例:(1)①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新冠疫情前线。②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田地间,潜心专研。③“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94岁高龄还坚守手术台,每周主刀多台手术。④九十多岁的许渊冲仍坚持每天翻译一千字,工作到凌晨三四点。(2)我们应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增长本领,像“88岁的上班族”一样为祖国的事业奉献终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分析】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C.第⑫段“那件事后,他们立下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那件事”指黄志千在空难中离世;故选C。14.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第⑩⑪段是本文重点写的事件,可用“人+事+结果”的模式进行概括。“人”是顾诵芬,“事”是第⑩段中“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歼-8出现强烈的振动现象”,“结果”是⑪段中“再次试飞时,跨音速抖振的问题果然消失了”。可据此三要素,用一句进行概括作答。15.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一段,内容上,“已近鲐背之年,顾诵芬仍保持着严谨细致的作风”“在一篇报道隐形战机设计师李天的文章中,他用铅笔在空白处批注得密密麻麻”等语句具体、生动地刻画了顾诵芬严谨细致的作风,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情感上,作者对顾诵芬88岁仍坚持工作流露出崇敬、赞美之情。结构上,“顾诵芬仍保持着严谨细致的作风”与第④段“这是长年从事飞机设计工作养成的习惯,也透露出顾诵芬骨子里的认真与严谨”形成前后照应。16.本题考查积累和表达能力。第一问,可简述钟南山、袁隆平、吴孟超等科技名人,或你从各类媒体上看到科学家的事迹进行回答。第二问,结合阅读体会和自身经历谈做法,从努力学习、培养认真严谨的品质、为祖国做贡献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老一辈科学家殚精竭虑,苦心钻研,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了毕生力量。我们青少年一代,要学习这些科学家立场报国的精神,从小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地。五、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试题。(4分)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今放在厂院中几日,那霞光有万道冲天,瑞气有千般罩地。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仰驾云头而看。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现看,乃是这三般兵器第19页共20页
放光。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1)《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以孙悟空为例,就有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_______、________。(2)选段画线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和降妖宝杖。【答案】(1)大闹蟠桃会大战二郎神(或:三打白骨精)(2)(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分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西游记》中与孙悟空有关的故事有很多,列举两个即可。示例一: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示例二: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了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示例三:车迟国斗法——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在三清殿,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大仙;三大仙欲报受辱之仇,与唐僧斗法;先斗祈雨,再斗坐禅,三斗隔板猜物;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最后赌砍头剖心下油锅,悟空使出降妖手段,三大仙现出原形死于非命。(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本文段选自《西游记》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人》,本选段所说的“三般兵器”,指的是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钯,沙僧的降妖宝杖。如意金箍棒原本就是兵器,是太上老君所炼制,后被大禹求得,治水时用做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后为孙悟空所得,成为其打斗的兵刃。九齿钉钯全名称为上宝沁金耙,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降妖宝杖全名降妖真宝杖,也称降妖宝杖,降妖杖。沙僧官拜卷帘大将军时由玉帝赐给,随身携带,大小如意,善能降妖。第三部分(50分)第19页共20页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照亮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要求:①以《______________的心声》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完成作文;②字数不少于500;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答案】例文:地球的心声曾今,我无比的美丽,而如今却奄奄一息,我是谁?我就是你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存在了几亿年了,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可自从你们发现我的身上的资源时,我被你们折磨得千疮百孔了。就好比我的头发——树木!你们知道它可以造新房,可以当柴烧,就一味地砍伐。你们不懂得一手砍一手栽就算了,还把我连根拔起,你们顾及到我的感受了吗?你们可知道我当时是何等痛苦。可是我又能怎么样呢?只能无奈地摇头。我的心脏,也就是你们说的矿产资源,以前还很健全。后来,我的心脏被你们——挖去。你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欣喜若狂,可是当时我就要窒息了。你们想想看,缺少心脏的人能活吗?你们怎么如此狠心?还有就是我的血液,就是你们所谓的“江河湖海”。原来这些地方都是很清澈的,五颜六色的小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生活得是多么快乐啊!可是你们把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源源不断地倒进我的血液里,生活垃圾也往里倒,使水里的鱼虾得不到生存的好环境,大量死亡了,这让我很伤心。你们不是建立了回收站吗?为什么不把垃圾回收起来再利用,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人类朋友,请你们保护我吧,同时也是在保护你们自己啊!听见了吗?这是地球发自内心的呐喊,我们人类不能再执迷不悟了,是时候苏醒了吧!让大地重新铺满绿色。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也需要绿色,我们需要绿色。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美好的世界,美好的未来,美好的21世纪。朋友们,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共同来关注环境保护,共同来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让地球变成一个美丽的星球吧!【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19页共20页
第一,审题。半命题作文,一定要注意文题所填写的内容。因为题干中的要求是: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因此填写诸如:“我的心声”“爸爸的心声”“一个孩子的心声”……都不合适,应该填写成某种景物,如“长城的心声”“西湖的心声”……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本文要求写成拟人式的文章,要以景物为文章的“我”来写作本文。第二,思路。先在自然界中选择某一个对象,补全题目,例如:地球的心声,沙漠的心声,大海的心声等。然后考虑要写出这个对象的怎样的心声,虽然是写某个自然界对象的心声,但实际上写的应该是人类社会的主题,只不过借自然界对象的口说出来,比较常见的思路是环保问题,例如水污染、沙漠化、乱砍乱伐、空气污染、化学污染、动物生存空间缩小等问题,当然也可以写其他问题,例如人类社会的道德问题,诈骗、战争、欺凌等等。在写作时要明确主题,不能空喊口号,要有具体的事例、情节、细节,给读者具体的内容,不要空洞地议论或抒情。第三,语言。本文是拟人式的文章,写作的视角是自然界某物的角度,要考虑其形象问题,在语言上要体现其特点,是老人口吻,孩子口吻,妈妈口吻等等,赋予其鲜明的形象能够让文章的可读性增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要有议论和抒情性的语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点明主题或者深化主题。第19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