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六中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75分。)1.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民主推选B.父死子继C.兄终弟及D.嫡长子继承制2.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一项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赐给亲族、功臣,并封侯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带兵随从周王作战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王纳税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元代5.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6.下列不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的是 A.较秦汉丞相更能发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功能。 B.三省职权划分明确,分工合作。C.不容易出现大权独揽的宰相 D.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7.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D.举孝廉,父别居8.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B.以儒家思想为核心C.得到了不断完善D.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9.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A.减轻地方财政开支B.加强中央集权C.减轻地方军费开支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10.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A.元朝B.西汉C.唐朝D.秦朝11.下列关于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4\nA.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B.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C.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内阁制D.不能正式统率六部12.清代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决定军国大事B.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C.统领百官D.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13.下列选项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A.男女公民政治权利一律平等 B.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五百人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D.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 1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所有成年男子的民主B.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民主C.奴隶主贵族的民主D.奴隶也有民主15.古罗马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A.罗马公民B.西西里人民C.地中海区域的人民D.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16.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 ()A.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妇女权益受法律保障 C.在亚非文明影响下产生 D.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17.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实质上反映了()A.封建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B.资产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妥协D.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之间的妥协18.下列不符合责任制内阁特点的是()A.下院多数党领袖组阁B.内阁集体负责C.首相是内阁首脑D.首相对选民负责19.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内容中最能体现出这一性质的是 ()A.三权分立 B.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允许奴隶制存在 D.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20.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经选民直接选举的是()A.众议院议员B.参议院议员C.共和国总统D.内阁总理21.下列职务中对议会负责的是()①法国总统②美国总统③英国首相④德意志帝国宰相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n23.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这主要是由于 ()A.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B.统一后的德国继承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解决的 D.德国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24.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B.军机处的设立 C.官僚机构的膨胀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5.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清朝政治腐败C.鸦片走私利润丰厚D.英国国内市场的不景气二.材料题(共25分)26.请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二:雅典人创立陶片放逐法的本意旨在防止一些人由于权力过于膨胀而危及民主政体,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排斥“精英”或者“英雄”的工具,常常放逐有功之人。“主权在民”在后期演化为“暴民政治”,德才之人遭排斥,这种制约“强人”的有力武器中,也集中体现了原始民主制度的所有弊端。在这样的制度下,集体政治导致集体平庸,把城邦推向了自我衰退的道路之中。——《世界历史》请完成:(1)材料一中“源自西方”的“选举”指的是雅典怎样的民主形式?这种形式产生的政治原因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这种制度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27.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共15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请完成: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4分)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5分) 4\n(3)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贵阳六中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DBAC6—10:AADBA11—15:CDACA16—20:DDDBA21—25:ADBAA二.材料题26.(1)直接民主;城邦制度(4分);(2)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是实际操作中容易被人利用,导致“暴民政治”;使城邦走向衰退。(6分,每点2分)27.(1)《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2)异: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2分) 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自上而下的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1分)(3)英国:议会权力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保留下来,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3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