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第Ⅰ卷 客观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某位同学假期翻阅自家的族谱,发现自己与刘氏皇族有着渊源关系,且为大宗,此事的依据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门阀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帮助周部落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小国寡民 B.长期混战 C.文明程度高 D.血缘关系密切4.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B.《国法大权》 C.《公民法》 D.《万民法》5.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6.“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8.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9.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义和团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北伐战争期间10.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马克思主义C.产业工人队伍壮大D.苏俄十月革命1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办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6-\n12.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南昌起义13.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 A.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B.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C.建立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5.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 A.武力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边一国 D.一中一台16.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句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渴望祖国统一B.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C.反对外来势力D.赞扬一国两制1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太原会战D.枣宜会战1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20.下列重大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国际成立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 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21.“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成立22.新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并运用“求同存异”方针解决国际争端的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美上海联合公报2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包括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不结盟”24.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 A.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苏联经济发展缓慢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苏联改革成效不大25.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6-\n26.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27.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8.“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②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9.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时间主要事迹评价20世纪20年代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20世纪40年代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20世纪50年代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30.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第Ⅱ卷主观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材料二: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提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表1:“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6-\n会议赞成反对弃权缺席总票数赞成百分比﹪1951年六届3711486061﹪1952年4271106070﹪1954年4410246073﹪1956年4724807960﹪1957年4827708259﹪1960年42342219942﹪材料三:表2: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会议通过反对弃权1961年十六届3848301964年4057131965年4747201968年4458231970年5149251971年763517材料四: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4分)(2)材料二表l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4分)(3)材料三表2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分)(4)材料四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6分)32.运用读书摘记卡收集和整理信息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摘记卡,请你帮助他完成。(22分)专题 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在右边的两个日子里,日本发动了:(1) (2分)(2) (2分)二、日军罪行(1)1937年12月,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多万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中国市民惨遭杀害。(2分)(2) (2分)三、抗战胜利(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2分)(2)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 (6分)四、历史的启示我对日本一些历史教科书把这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民族解放战争”的看法: (6分)-6-\n-6-\n高一历史期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到后面的答题卡里。共60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AADCCB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BDBABD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DCABDDBB31.(18分)(1)提出驱逐国民党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团的要求(2分)。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国家以未承认新中国为理由,拒绝讨论中国的提案(2分)。(2)从1956年开始下降(2分)。原因: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理解和支持;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斗争的支持(2分)。、(3)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2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2分)。(4)中国取得的胜利,表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加强;美国自二战以来称霸世界的地位受到动摇。(6分)32.(22分)一、九一八事变(2分);七七事变(2分)。 二、(1) 30 (2分);(2) 发动毒气战、细菌战(或组建731部队)、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扫荡(或实行“三光”政策等)。(任意写出一点即给2分) 三、(1) 1945年8月15日。(2分) (2) 是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民主革命往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6分)四、这种观点违背事实,美化侵略(为侵略战争辩护),篡改历史(对历史歪曲);我们要以史为鉴,牢记历史。(6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