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地理试题(普通班)一、选择题(本组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天体属于远日行星的是A.木星B.冥王星C.天王星D.火星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B.核裂变C.太阳辐射D.风能3.我国道家作品《淮南子》中曾记载“日中有踆乌”的现象,该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平流层4.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C.长江口南岸的水比北岸深D.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5.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是A.莫霍面B.古登堡面C.软流层D.丽曼面6.下列属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是A.东非大裂谷B.汤加海沟C.地中海D.红海7.下列物质的组成关系正确的是 ①化学元素②矿物③矿产④岩石⑤地壳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8.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切断该气压带的是A.海洋上的低压B.陆地上的低压C.陆地上的高压D.海洋上的高压9.图1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图1A.①B.②C.③D.④10.下列地形地貌,在地垒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是A.日本富士山B.华山西峰C.东非大裂谷D.渭河谷地在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的一些干涸的湖底考察往往见到外观如同古城堡的砂岩地貌景观,俗称“魔鬼城”。完成第11-12题。11.“魔鬼城”其岩石按成因属于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12.“魔鬼城”景观形成过程的主导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风力侵蚀读下表火星与地球的对比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3-14题。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与轨道交角赤道半径(Km)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地球1年23h56m23.5º63781.001.00-7-\n火星1.9年24h37m24º33950.110.1513.有关火星上的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B.自转线速度比地球大C.密度比地球大D.大气层浓密14.当火星的赤道与公转轨道交角变为25º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的极昼范围将变大B.火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夹角变大C.火星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太阳日)将变大D.火星上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幅度将变小读右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图2),回答15-16题。15.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16.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图2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渤海黄海黄河入海口新入海口选择1新入海口选择2先将黄河水引入淮河然后流入黄海淮河专家建议黄河改道入海口有两种选择黄河为避免渤海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作用下越来越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结合图3,回答17-18题。17.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的沉积作用图3B.冰川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18.对比选择1,属于新入海口2的主要优势是A.水质较好B.移民量较小图4pPp甲花岗岩②①③④⑤④③⑥C.技术含量高D.工程量较小读图4,回答19-20题。19.下列与甲处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玄武岩B.页岩C.石英岩D.砾岩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⑤岩层年龄变老B.P为背斜构造C.⑥岩层年龄比③岩层老D.甲处可能存在化石读图5完成21-22题ADCB①②③④21.若该图为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则A.C的气压最低B.②的风向为西北风C.④的风力大于②D.A处多阴雨天气22.若该图为某地中纬环流,且B是位于C北方的下沉气流,则A.B处空气因热力原因而下沉B.③是盛行西风图5C.该环流圈对我国的降水有直接的影响D.①气流炎热干燥Rabcd“神舟八号”飞船于2022年11月1日清晨05时58分1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并于17日返回地面,回答23-24题。-7-\n图623.“神舟八号”点火发射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24.从“神舟八号”发射到返回地面,在此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夜变化是A.昼长夜短,昼渐长B.昼长夜短,昼渐短C.昼短夜长,昼渐长D.昼短夜长,昼渐短下左图为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为各类岩石和岩浆,Ⅰ—Ⅵ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25-26题。Ⅲ丙乙甲丁风化物ⅤⅥⅣⅡⅠ图725.与图中“孤峰残丘”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①岩浆喷出②外力沉积③地壳抬升④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6.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bA.甲ⅠB.乙ⅡC.丙ⅢD.丁Ⅳ图8是“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27.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8.图中b处的天气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图8图9为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29-30题。图9890885895900①②④③29.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30.②处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31-32题观测时刻(北京时间)3:50……11:1011:2011:30……18:50太阳高度0゜……65゜20′68゜30′65゜20′……0゜31.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A.130ºE,45ºNB.130ºE,40ºNC.110ºE,45ºND.110ºE,40ºN-7-\n32.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历史上美国加利福尼亚谷地曾是一个面积宽广、狭长的湖泊。读美国加利福尼谷地古地图(图10),据此回答第33-34题。33.图10中断层的形成原因是A.冰川侵蚀致使岩层断裂B.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C.板块挤压地壳岩层错断D.海浪侵蚀致使岩石塌落34.与加利福尼亚谷地形成相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层下陷、流水沉积B.岩层抬升、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冰川侵蚀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据此回答35-36题。35.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图11),该景观形成的原因是A.古冰川作用B.古岩浆活动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36.雁荡山的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密度相对较大B.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C.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D.雁荡山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加利福尼亚谷地)图11图10→北37.图12为某地地质构造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A.A为背斜,向下钻井能找到煤层B.B为背斜,向下钻井能找到煤层C.A为向斜,向下钻井能找到煤层D.B为向斜,向下钻井能找到煤层图13图13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独特的海岸怪石“女王头”,头部可以找到海洋生物化石。读图回答38-39题。38.形成“女王头”其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39.小明在“女王头”附近捡到一块岩体标本,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及测量,并判断其为砂岩。那么观察到的岩石薄片最接近(图下方为比例尺)BADC9mm01mm09mm02cm0-7-\n40.图14为某时段甲地昼长和乙地夜长变化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不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B.T日,甲地的昼长为12小时图12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致图14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二、填空题(本组题共有2大题,每大题10分,共20分)41.图15为欧洲部分区域某月等压线与主导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图15红海阿尔卑斯山(1)图示区域共有个板块,其中地中海沿岸处于和(板块名称)的边界,多火山地震。(4分)(2)阿尔卑斯山从地质构造上说,属于山,山上常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若其山麓最热月均温为21℃,则理论上其雪线高度(终年积雪的最低高度)约为米。(3分)(3)图示区域的主导为风向属于(气压带或风带),此时卡昂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_____(髙或低),为北半球季。(3分)42.读“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0分)a60°30°90°S0°bc②①③图16d甲乙丙-7-\n(1)如图所示,太阳直射点在半球,此时位于北美大陆西海岸的旧金山(37°N,122°W)受的控制,天气。(3分)(2)图中(甲、乙、丙)表示低纬环流圈;字母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表示。(3分)(3)图中气压带风带属于热力作用形成的有、(填字母或数字),其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别是、。(4分)-7-\n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普通班)一、选择题(本组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CBDB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ABBAD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ADDBBAC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CCACBCABB二、填空题(本组题共有2大题,每大题10分,共20分)41.(1)3亚欧板块非洲板块消亡(4分)(2)褶皱(背斜)冰川3500(3分)(3)盛行西风低冬(3分)42.(1)北副热带高压炎热干燥(3分)(2)甲c极地东风带(3分)(3)ad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4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