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物理试题(创新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测量出国际基本单位制中对应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D.C.B.A.2.玩具弹力球(如图)具有较好的弹性,碰撞后能等速反向弹回。一小孩将弹力球举高后由静止释放作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弹力球在空中往返运动。若从释放弹力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弹力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和空气阻力,则弹力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3.在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s时间相对于飞机无初速度释放一颗炸弹。连续释放了n颗炸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面的人观察到每颗炸弹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B.飞机上的人观察到每颗炸弹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直线C.地面上的人观察到某时刻n颗炸弹在空中是呈抛物线状排列的D.飞机上的人观察到某时刻n颗炸弹在空中是呈直线状排列的4.跳水运动员起跳前,在弯曲的跳板最外端静止站立,如图所示,则()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大小大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大小D.跳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大小5.如图所示,圆弧形货架摆着四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O为圆心。则对圆弧面的压力最小的是()A.a球B.b球C.c球D.d球-6-\n6.辽宁舰母舰满载排水量为64000吨,有四台50000马力的蒸汽轮机提供其动力。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阻力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这样一艘航空母舰,则从理论上可以说()A.航空母舰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B.一旦施力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C.由于航空母舰惯性很大,施力于航空母舰后,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加速度D.由于航空母舰在没有阻力的理想环境下,施力于航空母舰后,很快会获得一个较大的速度7.如图所示,一货物平放在卡车的水平平板上,已知此货物的质量为m,与平板的摩擦因数为,若在卡车的行进过程中突然刹车减速,货物与平板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则关于此货物此时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一定错误的是()A.B.C.D.是静摩擦力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θACBA.当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B.当m一定时,θ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D.当θ一定时,M越小,可悬挂重物C的质量m越大9.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块R(R视为质点).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0=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合速度的方向与y轴夹角为α.则红蜡块R的()A.分位移y与x成正比B.分位移y与x的平方成正比C.合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成正比D.tanα与时间t成正比10.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小物块A、B-6-\n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7°37°AB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C.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相同D.因为A、B的质量未知,以上判断都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甲、乙两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汽车在第25s末到达同一位置,则甲、乙两汽车在t=0到t=25s的时间内,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到达同一位置前相距最远距离为。12.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处于斜向上的方向,拉力为Fa,绳b处于水平方向,拉力为F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仍保持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Fa,Fb。(填“变大”,“变小”,“不变”)13.如图所示,编号为I、Ⅱ、III的三根圆木粗细相同、质量均为m.I、Ⅱ并排横放在水平地面上,III叠放在I、Ⅱ上面,三根圆木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I对III的支持力大小为,地面对I的摩擦力大小为。14.如图所示是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上抛的频闪照片,甲图是上升时的照片,乙图是下降时的照片,O是运动的最高点.假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据此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5.因测试需要,一辆汽车在某雷达测速区沿平直路面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一段时间后,又接着做匀减速运动直到最后停止。下表中给出了雷达每隔2s记录的汽车速度数值。时刻s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速度m/s04.08.012.016.016.513.510.57.54.51.50由表中数据可知: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汽车在测试过程中的最大速率为。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6-\n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越好B.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一些C.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D.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17.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18.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实验步骤如下: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6-\nC.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D.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E.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象,与本实验原理相符合的是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第21题12分,共32分)19.质量为m=0.8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取g=10m/s2,求:(1)轻绳PB拉力的大小;(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20.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被人在井口处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内物块的位移是4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21.如图所示,水平平台ab长为20m,平台b端与长度未知的特殊材料制成的斜面bc连接,斜面倾角为30°.在平台b端放上质量为5kg的物块,并给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50N推力后,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己知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求:(第(2)、(3)两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物块由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2)若物块从a端运动到P点时撤掉推力,则物块刚好能滑到b端,则aP的距离为多少?-6-\n(3)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式中Lb为物块在斜面上所处的位置离b端的距离,在(2)中的情况下,物块沿斜面滑到什么位置时速度最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