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物理试题(普通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共30分)1.关于质点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乒乓球比赛中,接球和发球时运动员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D.形状规则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一定在物体上2.关于运动中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C.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D.加速度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C.桌面由于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支持力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桌面产生了形变4.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A、B、C到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11-\nA.==B.C.S1-S2=S2-S3D.5.一物体自楼顶平台上自由下落h1时,在平台下方h2处的窗口也有一物体自由下落,如果两物体同时到达地面,则楼高为()A.h1+h2B.C.D.θB6.如图所示,现对质量为m的小球施加一拉力,让小球在B点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所需要的最小拉力F等于()A.mgsinθB.mgcosθC.mgtanθD.mg/tanθ7.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时,物体的位移是()A.B.C.D.8.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s内、2s内、3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B.一质点的位置坐标函数是x=4t+2t2,则它运动的初速度是4m/s,加速度是2m/s2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一定随时间均匀减小D.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之差都相等-11-\n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砝码0.3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C.A仍静止不动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10.气象研究小组用图示简易装置测定水平风速。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直杆,半径为R、质量为m的薄空心塑料球用细线悬于杆顶端O,当水平风吹来时,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飘起来.已知风力大小正比于风速和球正对风的截面积,当风速v0=3m/s时,测得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则()A.θ=60°时,风速v=6m/sB.若风速增大到某一值时,θ可能等于90°C.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变大、质量不变的球,则θ不变D.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相等、质量变大的球,则θ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6分)11.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下列各组力中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3N、6N、10N B、3N、6N、8NC、5N、4N、9N D、5N、3N、7N12.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为6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13.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此可知()-11-\nA.3s末与5s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8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C.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D.4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1245314.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C.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D.能判定小球下落过程中是否受到阻力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15.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1-\n(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B.天平及砝码C.4-6V交流电源D.毫米刻度尺(2)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______;物体在打下点D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13.867.1610.3216.(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同学各自画了以下力的图,图中F1、F2是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1、F2、F′的图示,以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F1、F2之间的对角线用F表示,在以下四幅图中,只有一幅图是合理的,这幅图是____-11-\n(2)在做完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__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要相同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图示F′不完全重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17.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填“水平”或“竖直”).(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cm.四、计算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18.(10分)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1)汽车刹车后4s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11-\n(3)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19.(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6kg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然后用两根绳分别系在物块的A点和B点,A绳水平,B绳与水平面成37°,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1)逐渐增大B绳的拉力,直到物块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此时A绳和B绳的拉力分别是多大?(2)将A绳剪断,为了使物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改变B绳方向的情况下,B绳的拉力应为多大?20(12分).公交车已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很重要的工具,它具有方便、节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许多作用。某日,桐高王书记在上班途中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平直的公路驶过,此时,他的速度是1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m/s,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m。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10s。而王书记因年龄、体力等关系最大速度只能达到6m/s,最大起跑加速度只能达到2.5m/s2。(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试计算分析,王书记能否赶上这班车。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11-\n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答题卷(普通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共30分)12345678910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6分)11121314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15.(1)(2)、、、16.(1)(2)17(1)(2)、(3)四、计算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18.(10分)-11-\n19.(10分)20.(12分)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答题卷(普通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共30分)12345678910CACDDABD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6分)11121314BCDABABCD-11-\n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15.(1)CD.(2)2.00cm;1.4825m/s;9.50m/s2-9.75m/s2;实验中存在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涉及到阻力即可得分)16.(1)B(2)D.17.竖直;4cm;50N/m;10cm四、计算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18.(10分)【解析】(1)设刹车的时间为t刹,则有2分则汽车刹车4s内的位移为2分(2)由x=v0t+at2得50=30t+×(-5)t22分解得t=2s或t=10s(刹车停止后不能反向运动故舍去)1分(3)汽车减速为0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1分由x=v0t+at2代入已知数据解得x=at2==22.5m2分19.(10分)【解析】(1)2分解得:TB=100NTA=80N2分(2)TBcosθ=f1分TBsinθ+N=mg2分f=μN1分-11-\n解得:TB=27.3N。2分20.(12分)【解析】(1)公交车的加速度1分所以,其加速度大小4.5m/s2(2)公交车从开始相遇到开始刹车用时2分公交车刹车过程中用时2分王书记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2分王书记加速过程中位移2分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用时2分,王书记可以在公交车还停在车站时安全上车。1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