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卷(普通班)本卷所用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Zn—65Mg—24Fe—56Cu—64S—32Ba—137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要比化学腐蚀严重的多,危害更大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不同C、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D.在铜的精炼装置中,通常用粗铜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2.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界条件相同时,放热反应的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速率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CaO+H2O=Ca(OH)2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4.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1,H—N键能为391kJ·mol-1,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ΔH=-92.4kJ·mol-1,则N≡N键的键能是A.431kJ·mol-1B.946kJ·mol-1C.649kJ·mol-1D.869kJ·mol-1-11-\n5.已知:CH3CH2CH2CH3(g)+13/2O2(g)===4CO2(g)+5H2O(l)ΔH=-2878kJ/mol(CH3)2CHCH3(g)+13/2O2(g)===4CO2(g)+5H2O(l)ΔH=-2869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6.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沿着盐桥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电流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7.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将Mn2+氧化成MnO2:Mn2++C1O-+H2O=MnO2↓+C1-+2H+B.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NO3-+4H+=Ag++NO↑2H2O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1-D.用铁棒作阴极、炭棒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1-+2H2OH2↑+Cl2↑+2OH-8.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B.如果某化学反应的△H和△S均小于0,则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所有的吸热反应一定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向纯水中加入碳酸钠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C.如图研究的是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中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中心出现D.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010.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11-\n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e-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11.常温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ml0.1mol/L的硝酸铜和0.1mol/L的硝酸银组成的混合溶液,当阴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0.112L时(标准状况),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上产生0.025mol的O2B.电解过程中总共转移0.2mol的电子C.所得溶液中的c(H+)=0.3mol/LD.阴极增重1.08g1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3.如下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14.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电解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设电解质足量),向电解后溶液中加入适量原电解质,可以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的是A.Cu(NO3)2B.K2SO4C.HClD.NaOH1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11-\nA.v(A)=0.15mol/(L·min)B.v(B)=0.015mol/(L·s)C.v(C)=0.40mol/(L·min)D.v(D)=0.45mol/(L·min)16.为探究足量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生成H2量不变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生成H2量减少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生成H2量不变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增大,生成H2量减少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18.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1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CO(g)+3H2(g)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B.0~10min内,v(H2)=0.15mol·L-1·min-1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一段时间内v(逆)>v(正)D.12min时,反应达平衡的本质原因是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20.己知N2(g)+3H2(g)2NH3(g)△H=﹣92.4kJ•mo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放热92.4kJB.N2(g)+3H2(g)2NH3(l)△H=﹣QkJ•mo1﹣1,则Q>92.4-11-\nC.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若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N2的转化率为20%,则H2的转化率为60%21.在相同的A、B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使它们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并达新平衡:2SO2+O22SO3(g)。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SO2的转化率为25%时,B中SO2的转化率为A.25%B.大于25%C.小于25%D.无法判断2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23.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Y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mol/L)-2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24.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①④⑤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以上全部25.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11-\nΔH<0,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26.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其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物质的量n(CH3OH)-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300℃时,0-t1min内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为n1/2t1mol·L-1min-1D.A点的反应体系从300℃升高到500℃,达到平衡时n(H2)/n(CH3OH)减小27.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B.B和C一定都是气体C.B和C可能都是固体D.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二、填空题28.(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NH3(g),放出46.1kJ热量▲。(2)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正极电极反应式▲。(3)CH4与O2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原电池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29.(共11分)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1-\n(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用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6)写出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30.(8分)取6根铁钉,6支干净的试管及其他材料,如图所示。试管①放入一根铁钉,再注入蒸馏水,使铁钉和空气及水接触;试管②在试管底部放入硅胶(是一种干燥剂),再放入铁钉,用棉花团堵住试管口,使铁钉和干燥空气接触;试管③先放入一根铁钉,趁热倒入煮沸的蒸馏水(已赶出原先溶解在蒸馏水中的空气)浸没铁钉,再加上一层植物油,使铁钉不能跟空气接触;试管④中放入铁钉注入食盐水,使铁钉和空气及食盐水接触;试管⑤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锌片,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锌片;-11-\n试管⑥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铜丝,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铜丝。把6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几天后观察铁钉被腐蚀的情况。(1)上述实验中铁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__▲__(填试管序号);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2)从铁钉被腐蚀的情况可知引起和促进铁钉被腐蚀的条件是____▲_______。(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答两种方法)。31.(6分)二甲醚(DME)一种清洁的替代燃料,不含硫,不会形成微粒,而且与汽油相比,排放的NO2更少,因此是优良的柴油机替代燃料。工业上利用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复合催化剂为CuO/ZnO/Al2O2):2CO(g)+4H2(g)CH3OCH3(g)+H2O(g)△H=-204.7kJ/mol。(1)600℃时,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如下:CO(g)+2H2(g)=CH3OH(g)△H1=-100.46kJ/mol2CH3OH(g)=CH3OCH3(g)+H2O(g)△H2CO(g)+H2O(g)=CO2(g)+H2(g)△H3=-38.7kJ/mol则△H2=▲。(2)以DME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用惰性电极制成燃料电池,则通入氧气的电极是电源的▲(填正、负)极,通DME的电极反应为▲。32.(6分)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人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N2O4;△H<0)(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_▲__VB。(填“>”、“<”、“=”);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不变);若通入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B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1-\n(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中的颜色较深。33.(9分)碳、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若2mo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1734kJ,则ΔH2=▲;(2)据报道,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利用Fe2O3与甲烷反应可制取“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如下:Fe2O3(s)+3CH4(g)2Fe(s)+3CO(g)+6H2(g)ΔH>0①若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达到平衡,测得Fe2O3在反应中质量减少3.2g。则该段时间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②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压容器中进行,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选填序号)a.CH4的转化率等于CO的产率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v(CO)与v(H2)的比值不变d.固体的总质量不变③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某物理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平衡常数KA__▲__KB(填“>”、“<”或“=”)。纵坐标可以表示的物理量有哪些▲。a.H2的逆反应速率b.CH4的的体积分数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1-\n-11-\n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普通班)命题人:张锦松本卷所用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Zn—65Mg—24Fe—56Cu—64S—32Ba—137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CABABDCDBCDBC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答案BCCCDABCCACCA—二、填空题28.(6分)每个2分(1)N2(g)+3H2(g)=2NH3(g)△H=-92.2kJ·mol-1(2)O2+2H2O+4e-====4OH-(3)CH4+2H2O-8e-=CO2+8H+29.(共11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2分)(2)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散失;(2分)(3)偏小;(1分)(4)不等(1分),相等;(1分)(5)偏低(1分),无影响;(1分)(6)H+(aq)+OH-(aq)=H2O(l)△H=-57.3kJ·mol-1。(2分)30.(8分)(1)①④⑥(2分)Fe-2e-====Fe2+(2分)(2)水、空气、电解质溶液和不活泼金属杂质的存在(2分)(3)在表面涂上油漆、搪瓷、沥青等或镀上不易生锈的合金或牺牲阳极保护法(答出其中两种即可)(2分)31.(6分)(1)-3.78kJ/mol(2分)(2)正(2分)CH3OCH3+3H2O-12e-=2CO2+12H+(2分)32.(6分)(每空1分,共6分)(1)<;变小(2)增大;不变;变小(3)A33.(9分)(1)-1160kJ/mol;(2分)(2)①0.012mol/(L·min),(2分)②b、d,(2分)③<(1分),b、c;(2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