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制成该河段示意图(图甲),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图乙)以及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图丙)。据此回答1~4题。1.当晨线与甲图中AB连线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日出一定比A处早B.A处太阳高度角为00,B处则不是00C.B处昼长一定比A处长D.A、B处昼长一定都大于12小时2.关于图中AB段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南流向西北C.A与B相比,流量的季节变化小D.A、B流量变化不明显3.关于甲、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4.为了制订该河段相关的污水治理措施,我们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RSB.GISC.GPSD.数字地球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回答5~6题。草地4005005.该大陆最有可能为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欧亚大陆6.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海陆分布C.洋流性质D.大气环流7\n近年来,做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见下图)。读图回答7~8题。7.方案①中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其意义是①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②节约水资源 ③增加经济收入 ④减轻山西的环境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关于两套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A.方案①与方案②经济效益相差不大B.方案①输送煤和电,经济效益最高C.方案②产业链长且交织成网,工业部门多,经济效益最高D.两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无可比性2022年9月22日记者在巴西牧场采访,看到牛群正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吃草。这里曾是茂密的亚马孙雨林,森林采伐每年吞噬掉数千平方英里的林地。下图为亚马孙地区示意图。读图及材料回答9~11题。9.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是A.黑土分布面积广,土壤深厚肥沃B.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季节短C.植物群落低矮稀疏,植物种类少D.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10.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热带雨林地区木材采伐量,原因是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D.森林减少会造成二氧化碳增加,使这些国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11.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这种思想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业,规划建设一个水景旅游度假区,该旅游度假区应建在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n13.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A.沿铁路线分布B.沿湖泊和河流分布C.沿等高线分布D.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2022203011529436471(年龄)2001000人口(万人)读我国某省2022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下图),回答14~15题。14.2030年与2022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A.死亡率下降B.出生率下降C.自然增长率下降D.人口总数上升15.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A.劳动力短缺B.养老负担重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D.就业压力大读下图,回答16~17题。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B.山谷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17.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底C.夜间吹谷风,山谷散热快D.山谷多夜雨,降温快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示意简图,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读图表回答18~19题。河段①②③④平均坡度0.0850.1250.0450.0027\n18.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9.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是A.①-水产养殖B.②-水土保持C.③-海洋航运D.④-梯级开发北京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共修建了六条环线。每修一条新环线,都会引发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沿道路兴建,致使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其中,二环路是在原城墙的位置上修建的城市快速环路。据此回答20~21题。20.北京市的二环路基本上呈正方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B.地价C.资源D.历史21.资料中北京市的变化说明了A.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B.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导致城市的兴衰C.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D.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通达性有关降水量地形剖面丁丙乙甲降水量(mm)400200右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夏季上山,冬季下山随季节转场放牧。并且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景观,小于200mm为荒漠景观。读图回答22~23题。22.森林景观出现在A.甲B.乙C.丙D.丁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B.冬季到乙地以上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山麓地带草场D.丁地草场生长茂盛,宜扩大畜群数夏季青海湟水谷地反季节蔬菜大量销往东部市场。下图为“青海省局部示意图”,回答24~25题。青海湖10001020360N湟水谷地24.与上海相比,湟水谷地夏季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区位优势A.气温较低B.光照强C.气温年较差大D.水源丰富25.夏季从湟水谷地运往上海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可能是A.茄子B.辣椒C.大白菜D.豆角二.综合题:3小题,共50分。7\n26.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回答问题。(14分)BA(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海峡为_____,B海域为______。(4分)(2)简述图中的黎波里的气候特征。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优质水果业的气候条件。(7分)(3)描述图中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原因。(3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湖荒荒漠漠L(1)试描述L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2)根据材料一、二,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4分)(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4分)(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8分)28.山东省在2022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图回答问题。(14分)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域构成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示意图7\n(1)图中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型产业为主。(4分)(2)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至少两点)(4分)(3)从右图看出,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6分)高二地理(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共50分。7\n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DBBACC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ADDBABD题号2122232425答案CBCAC二、综合题:三道小题,共50分26(共14分)(1)直布罗陀海峡黑海(4分)(2)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2分),冬季温和多雨(2分)。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1分);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或光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1分)有利于糖分的积累。(3)规律: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冬雨率递增(1分)。原因:西北(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1分),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1分),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2)(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2分);湖泊西侧河流注入较多淡水资源丰富,湖泊盐度较小(2分)。(4)有利条件:(芦苇)(造纸)原料丰富(2分);水资源丰富(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不利条件:交通不便;易产生水污染;可能会产生生态问题。(任答2点,得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