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一中高二年级第一次大单元考试地理试题(文)2022-10-8一、单选题(本题共44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B.有一定功能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C.d可能是公路D.c可能为农业区读下图,完成3~4题。3、图示箭头反映了区域的()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4、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地理位置差异 B.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科技和交通条件差异5、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A.热带、温带、寒带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据此完成6~7题。-14-\n6、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两大主要指标是()A.气候、水文B.生物、土壤C.地貌、气候D.地貌、生物7、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8、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C.南方民居房檐窄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图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或示意。完成9~10题。9.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A.夏季洪水多发B.夏季高温潮湿C.冬季光照时间短D.冬季降雪量大10.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B.光照C.台风D.地形-14-\n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1——12小题。11、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12、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A.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C.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读“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13~14题。13、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初期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矿产资源丰富②科技力量雄厚③交通便利④水能丰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目前,图示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A.劳动力资源短缺B.矿产资源日趋枯竭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下图示意某区域,读图回答15—16题。15、在图示中,县区域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河流 B.湖泊-14-\nC.交通线 D.山脉16、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广布;植被稀少,动物耐寒且种类少;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该区的高寒农牧业和人口、城市及农业区多分布在河谷地带。据此回答17—18题。17、以上材料主要说明区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A.开放性B.整体性C.差异性D.空间性18、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A.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为丰富B.河谷地带光照条件更为优越C.靠近河谷地带,水资源丰富D.河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种田”。据此回答19~20题。19、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_时期。A.史前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后工业化20、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原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据此完成21~23题。2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14-\n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A.公众的接受与参与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23、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24-25小题。24、《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区域性原则25、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A.植树造林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发展循环经济26、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D.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图5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完成27-28题。27、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14-\n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8、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②③④29、2022年,我国某化学公司成功研制出首款以玉米为原料的环保洗衣粉,使洗衣粉原料不再单纯依赖石油化工。推广玉米环保洗衣粉的目的是A.生产过程“零”排放,实现清洁生产B.产品易被生物降解,减少环境污染C.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D.减少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石油储备读贵州省某流域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与坡度、坡向关系图,完成30~31题。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30、目前,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位于()A.坡度5°,坡向西北坡 B.坡度15°,坡向南坡C.坡度40°,坡向西南坡 D.坡度50°,坡向东南坡31、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毁林开荒 B.城市建设 C.修筑公路D.旅游开发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32-33题。-14-\n32、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33、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下图是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读图回答34-35题。34、该区域:A.自然带差异由热量决定B.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D.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草原35、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D.侵蚀严重促使该区调整农业结构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36—38题:3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14-\n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3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3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39—40题。39、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是A.煤、气、盐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40、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是A.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B.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C.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D.水资源消耗大,加剧土壤盐碱化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41---42题。4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14-\n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3~44题。43、“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保持水土B.村寨位于山腰,水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44、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D.生物多样性增多第II卷(非选择题)-14-\n45、读“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等值线图”(图17)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描述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等值线分布特点。(2)图中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两国工业发展的条件最主要的差异是。(3)日本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农业机械以小型农机具为主,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从两国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两国农业生产特点形成的原因。(4)日本居民观赏樱花的时间从南到北推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原因是。4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2022年我国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表2),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表2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成长型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成熟型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衰退型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再生型摆脱资源依赖经济社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材料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布图(图21)。-14-\n图21(1)四种类型的城市中,从资源状况看,资源保障潜力最大的是型城市;型城市是现代经济转型的重点难点。(2)我国将从2022年起全面停止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主伐(对成熟林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的总称),其中位于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衰退型城市是,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3)实现产业多元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请你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多元发展提合理化建议。。(4)与黑河市相比,哈尔滨市环境人口容量较高的原因是。47读图“浙江省某地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资料: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后,经大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逐渐下降。(1)图中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等,发展粮食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等。(5分)(2)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等。-14-\n(3)水土流失给浙江省造成的危害有(双项选择)。A.污染河流B.降低山区土壤肥力C.诱发地震D.泥沙淤积河道和水库(4)浙江省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有、等。-14-\n地理试卷答题纸班级:姓名:考号:。二、综合题45、(1)。((2),。。。(3)。。。46、(1)。(2)。。。。(3)。。(4)。。47、(1)。。。(2)。(3)。(4)。-14-\n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C5A6C7D8B9D10C11C12B13A14B15.D16C17B18A19B20C21D22A23D24C25A26B27A28D29B30B31A32D33A34B35D36A37D38B39A40B41D42C43C44A二、综合题45、(1)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数值由南向北递减(本州岛中部出现一个相对低值中心)。(2分)(2)太平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分)日本矿产资源不足,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出口国。(2分)(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1分)且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少,(1分)适宜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而澳大利亚平原面积广阔,(1分)热量充足,草场分布广,且有地下水适合牲畜饮用,(1分)适宜发展机械化的农牧业。(4)日本领土南北狭长,(1分)跨纬度广(1分)46、(1)成长衰退(2分)(2)伊春(1分)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木材储备基地(答3点得3分)(3)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环境整治;加强环境管理;发展特色产业(答2点得4分)(4)哈尔滨市地区经济较发达;科技水平较高;对外交通便利,开放程度较高。(答2点得4分)47、(1)水稻种植业(1分)机械化程度低、商品率低(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水利工程量大)(2分)热量充足、降水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2分)(2)毁林开荒、不合理耕作(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2分)(3)BD(1分)(4)植树种草、坡面修建水平梯田(退耕还林还草)(2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