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一中2022级第一次大单元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请用中性笔将第Ⅰ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区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Na-23S-32Cl-35.5CU-64Zn-65Ag-108Pb-207(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1、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A、用滴定管取所用药品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O2+2H2O+4e-===4OH-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为Cu-2e-=Cu2+C.惰性材料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反应为2Cl--2e-=Cl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Fe-2e-===Fe2+3、已知1mol白磷转化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热量,又知:P4(白,s)+5O2=2P2O5(s)△H1,4P(红,s)+5O2=2P2O5(s)△H2 则△H1和△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 B.△H1<△H2 C.△H1=△H2D.无法确定4、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10-\n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5、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6、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mol石墨的能量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大7、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XYZWACFeNaClH2OBPtCuCuSO4CuSO4溶液CCCH2SO4H2ODAgFeAgNO3AgNO3晶体8、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酸化的海水 图1图2图3 图4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2中,插入溶液中的铁棒容易溶解,主要是发生电化学腐蚀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10-\n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阴极9、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2+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直接变成黄色D.a连接直流电流正极,b连接直流电流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10、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1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kJ·mol-1;S(s)+2K(s)==K2S(s)ΔH2=bkJ·mol-12K(s)+N2(g)+3O2(g)==2KNO3(s)ΔH3=ckJ·mol-1,则x为A.3a+b-cB.c+3a-bC.a+b-cD.c+a-b1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13、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nA.放电时,Mg2+向正极迁移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C.充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D.充电时,阴极反应为Mg2++2e-===Mg14、某学生为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15、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CO2+2eˉ=CO+O2ˉ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16、高效能电池的研发制约电动汽车的推广。有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式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B.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D.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碱性增强17、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10-\n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8、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Ⅳ逐渐溶解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e-===Cu2+19、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1),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2>ΔH3B.ΔH1+ΔH3=ΔH2C.ΔH1<ΔH3D.ΔH1+ΔH2=ΔH320、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 ①=②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C.溶液的H+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D.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 -4e- =2H2O+O2↑ , ②中负极:2H++2e-=H2↑第Ⅱ卷(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1、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 NaOH溶液和0.50mol·-10-\n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Ⅰ.配制0.50mol·L-1 NaOH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 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 ①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②近似认为0.50mol·L-1 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计算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所用硫酸为浓硫酸c.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质搅拌棒d.倒完NaOH溶液后,发现装NaOH烧杯内有极少量残留液22、(Ⅰ)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Ⅱ)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按下列步骤模拟铝表面“钝化”的产生过程。-10-\n(1)把铝片浸入热的16%的NaOH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取出用水冲洗。写出除去氧化膜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如图组装好仪器,接通开关K,通电约25min。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体。写出该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断开电路,取出铝片,用质量分数为1%的稀氨水中和表面的酸液,再用水冲洗干净。23、如图所示,U形管内盛有100mL的溶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K2,合并K1,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则A 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若所盛溶液为KCl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打开K1,合并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则A电极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Na+移向 极(填A、B);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3)如果要用电解的方法精炼粗铜,打开K1,合并K2,电解液选用CuSO4溶液,则A电极的材料应换成是 (填“粗铜”或“纯铜”),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u2+的浓度将会 (填“增大”、“减小”、“不变”).24、如下图装置中,b电极用金属.M制成,a、c、d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金属M沉积于b极,同时a、d电极上产生气泡。试回答: (1)a为 极,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电解开始时,在B烧杯的中央,滴几滴淀粉溶液,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解进行一段时间后,罩在-10-\nc极上的试管中也收集到了气体,此时c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3)当d极上收集到44.8mL气体(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a极上放出了 moL气体,若b电极上沉积金属M的质量为0.432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 (4)电解停止后加蒸馏水使A烧杯中的溶液体积仍为200mL,取这种溶液加入到25.0mL0.100mol·L—1HCI溶液中,当加入31.25mL溶液时刚好沉淀完全。试计算:电解前A烧杯中M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新泰一中2022级第一次大单元考试化学试题第Ⅱ卷答题纸(共50分)总分-10-\n21、Ⅰ.(1)称量NaOH固体g(2分)Ⅱ.(1) ①温度差平均值为 ℃(2分)②热方程式 。(2分)③ 。 (2分)22、(Ⅰ)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2分)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2分)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2分)(Ⅱ)(1)写出除去氧化膜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3、(1)则A 极,(2分)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分)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分)(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分)Na+移向 极(填A、B);(2分)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分)(3)A电极的材料应换成是 ,(2分)Cu2+的浓度将会 (2分).24、(1)a为 极,(2分)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分)(2)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分)c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2分)(3a极上放出了 moL气体(2分),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 (2分) (4)M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分)-10-\n新泰一中2022级第一次大单元考试化学试题答案12345678910BCBACACCAD11121314151617181920ACCDDCADCC21、(1)5.0 ① 4.0 ℃②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l)ΔH=-53.5kj/moL ③ acd 。22、(Ⅰ)LiOH2Cl-—2e-=Cl2B(ⅠⅠ)Al2O3+2OH-+3H2O=2-2Al-6e-+3H2O=6H++Al2O36H++6e-=3H223、(1)负Zn-2e-=Zn2+2H2O+O2↑+4e—=40H—(2)A极上有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A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3)纯铜减少24、(1)阳;2I—一2e—=I2(2)c极附近的溶液首先变为蓝色40H—=2H2O+O2↑+4e—(3)0.001;108g/mol (4)0.1mol·L—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