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科试题说明: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40分)一、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一定条件下,将8molA和25.7molB两种气体通入体积为W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气)+nB(气)=2C(气)。经t秒钟,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7.5mol,23.7mol,1mol。则m与n值应是( )A.m=2,n=1B.m=1,n=3C.m=1,n=4D.m=3,n=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a→Na2O→Na2O2中钠元素被连续氧化B.1mol金属钠发生反应Na→Na2O和发生反应Na→Na2O2转移电子数相等C.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3mol电子D.将1molCl2通入1L水中转移的电子为1mol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H2(g)+Cl2(g)=2HCl(g);△H=-184.6kJ/mol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C.2H2(g)+O2(g)=2H2O(l);△H=-571.6kJ/molD.CO(g)+1/2O2(g)=CO2(g);△H=-283kJ/mol4.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A.H2O(g)=H2O(l)△H=-44.0kJ/molB.2HI(g)=H2(g)+I2(g)△H=+14.9kJ/mol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5.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通过实验测定: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kJ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是化学反应B.石墨一定没有金刚石稳定C.金刚石具有能量一定比石墨高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焓减小的反应。B.熵增加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熵增加的反应。C.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过程自发性的判断。D.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因此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发生。7.对于可逆反应,(g)+O2(g)SO3(g)DH<0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的转化率K值一定增大。B.减小压强K值减小。\nC.升高温度K值增大。D.K值越大转化率越大。8.在一定温度的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物质C的百分含量⑦各气体的物质的量A.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⑥⑦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⑥⑦9.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或△H>0,T2<T110.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2)C(s)+O2(g)=CO2(g)△H2=-393.5KJ/mol(3)H2(g)+1/2O2(g)=H2O(l)△H3=-285.8KJ/mol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2C(s)+2H2(g)+O2(g)=CH3COOH(l)A.△H=+488.3KJ/molB.△H3=-244.15KJ/molC.△H3=-977.6KJ/molD.△H3=-488.3KJ/mol11.已知反应mX(g)+nY(g)qZ(g),DH<0且m+n>p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故X的转化率增大。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2<△H3C.△H1>△H2=△H3D.△H1=△H2<△H3\n13.已知,H2(g)+I2(g)2HI(g)D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乙中加入HI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molHe,乙不改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I21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15.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该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16.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5转化率降低的是A.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B.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C.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D.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17.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数:a>b+c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18.已知使36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已知:C(s)+1/2O2(g)=CO(g)DH=-Q1kJ/mol,CO(g)+1/2O2(g)=CO2(g)DH=-Q2kJ/mol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中正确的是A.1/2Q2kJB.Q2kJC.1/3(Q1+Q2)kJD.1/3Q1kJ19.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υ(正)υυ(逆)B压强Pc(B)100℃500℃时间tAA的转化率D100℃℃100℃10℃压强P1MPa0.1MPaC温度Tw(C)\n20.对于可逆反应:下面图像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DH<0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6倍,则m+n<q+p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若平衡体系共有气体amol,再向其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mol,则m+n>p+qD.加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一定能实现如图中a→b的变化第Ⅱ卷(共60分)21.(8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1.00L1.00mol/L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实验题(12分)化学反应速率的客观因素有许多,如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表面积等,因此探究客观条件与化学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设计及改进也就许许多多。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取少量(质量为mg)粉末状的MnO2,滴加适量水制成团粒状,全部放在广口瓶A里,并尽量靠近瓶壁,分液漏斗里装入3mL20%的过氧化氢溶液。广口瓶B中加入2/3容积的水(滴加几滴红墨水以增强实验效果)。②将广口瓶A中装有二氧化锰的一侧稍垫高些,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过氧化氢溶液流入广口瓶中,待液面降至活塞处时关闭活塞(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未接触)。③将广口瓶A放平,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④待反应完毕后,将广口瓶A中的固体物质全部分离出来,称\n其质量仍为mg。通过其他实验证实,该固体全部是MnO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②步操作,广口瓶A中的现象为,广口瓶B处的现象为。(2)第③步操作,广口瓶A中的现象为,广口瓶B处的现象为。(3)通过该实验,对二氧化锰的作用,你能得出的结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23.(8分)学生用0.1×10×25mm3,质量分数≥99.5%的铝片(表面积相同)和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见下表:1min2min5min15min20min3mol/LHCl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1.5mol/LH2SO4均无明显现象(只有少量气泡)(1)写出铝片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3)根据铝片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现象的差异,深入思考,可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猜想二:。24.(10分)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Fe(s)+CO2(g)△H>0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已知1100℃时,K=0.263。(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体积比值,平衡常数K值(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选“是”或“否”)。(3)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增大”、“减小”或“不变”)。(4)向体积为2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N2和6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测得H2的转化率为50%。若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变为VL,下列说法中一定能证明再次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编号)(选对一个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①H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②颜色不再变化;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④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⑤温度不再变化;⑥N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25.(12分)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2NO2(g)ΔH>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n)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该温度下,若温度升高,K值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点。从起点开始首次达到平衡时,以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3)25min时,加入了_________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及加入的物质的量),使平衡发生了移动。(4)d点对应NO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8mol·L-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n思南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3分*18=54分)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BDCCDDBBCBBACACBC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题,共46分)19、(8分.每空2分)(1)CH3OH(l)+O2(g)→CO2(g)+2H2O(l)ΔH=–725.76kJ·mol-1(2)57.3kJ/mol-1 ;△H=-57.3kJ/mol-1(3)N2(g)+3H2(g)=2NH3(g)ΔH=-92kJ·mol-120、(方程式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一)(7分)(1)无明显现象。尖嘴玻璃管中液面上甚至溢出。(2)产生大量气泡。形成红色喷泉,B瓶中液面下降。MnO2(3)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H2O22H2O+O2↑(二)(5分)(1)2Al+6H+=2Al3++3H2↑(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猜想一:Cl-对该反应有促进作用猜想二:SO42-对该反应有抑制作用21、(共16分)(一)(4分,每空1分)(1)增大,增大。(2)否。(3)不变。(二)(9分,每空1分)(1)不变,增大,逆向,增大;减小。(2)正向,产生红褐色沉淀。(3)正向,Fe2O3。(三)(3分。选对一个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①④⑤22.计算题(共10分)(①、②、③各2分;计算过程4分)(1)①2a②0.50③2X-4Y(X-Y)a(2)要求写出③的计算过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