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中学(集团)2022-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e:56Cu:64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B.开启啤酒瓶时,有大量泡沫状气泡涌出瓶口;C.工业合成氨气,采用铁触媒,并在500℃进行反应;D.对于2HI(g)H2(g)+I2(g);ΔH>0,升高温度可使颜色变深。2.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N2O5(g)=4NO2(g)+O2(g);ΔH>0B.2CO(g)=2C(s)+O2(g);ΔH>0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D.2H2(g)+O2(g)=2H2O(l);ΔH<0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一定都是强电解质;③0.5mol/L一元酸溶液H+浓度一定为0.5mol/L;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只有⑤D.只有⑥4.可逆反应N2(g)+3H2(g)2NH3(g),500℃时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1molN2和6molH2,则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A.0.1mol·L-1B.0.2mol·L-1C.0.05mol·L-1D.0.15mol·L-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10mLNa2CO3溶液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然后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C.测定溶液pH时,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中央D.配制FeCl3饱和溶液时,将FeCl3固体加入沸水中以加速溶解6.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改变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7.取100mL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B.用酒精灯适当加热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8.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A.相同B.中和CH3COOH的多C.中和HCl的多D.无法比较9.在2mlNaCl溶液中加入1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1滴KI溶液沉淀转化为黄色,然后再加入1滴Na2S溶液,沉淀又转化为黑色(以上所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下列表示各沉淀物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Ag2SAgIAgClB.AgClAgIAg2SC.AgIAgClAg2SD.AgClAg2SAgI10.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W(?)+Z(?)(已配平),在t'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V代表速率,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X、Y、Z、W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A、X、Y、W为气体,Z不是气体B、X、Y为气体,W、Z中有一种是气体C、W、Z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D、W、Z中有一种为气体,X、Y都不是气体8\n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NH4+、I-、NO3-B.能使苯酚变紫色的溶液:K+、Mg2+、I-、SO42-C.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CO32-、Cl-、NO3-D.常温下,=0.1mol·L-1的溶液:Na+、K+、CO32-、NO3-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溶液pH=4C.常温下,将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pH=1D.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A.图甲表示温度T1>T2,SO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丙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平衡常数K正、K逆随温度的变化D.图丁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14.已知常温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该温度下向20mL0.1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8\nB.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C.a、b点间一定存在c(CH3COO-)>c(Na+)>c(H+)>c(OH-)D.b、d点表示的溶液中均等于K15.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min时达到平衡:PCl3(g)+Cl2(g)PCl5(g)。有关数据如下:PCl3(g)Cl2(g)PCl5(g)初始浓度/(mol/L)2.01.00平衡浓度/(mol/L)c1c20.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0min内,v(Cl2)=0.04mol/(L·min)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l2为1.2molC.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变大D.平衡后移走2.0molPCl3和1.0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mol/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16.(7分)在298K、100kPa下,将氯气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分)(2)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平衡将向▲移动;(1分)(3)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分),平衡将▲移动。(1分)(填“向左”“向右”或“不”)(4)若要增加c(HClO),可采取的措施有▲(2分)a、加水b、加NaOH固体c、加Na2CO3固体d、再通入Cl217.(7分)某学习小组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浓度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同学开始了实验探究。(1)实验方案:将表中所给的6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锥形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单位时间氢气产生的体积。混合溶液组成A组B组C组D组E组F组4mol/LH2SO430mLV1mLV2mLV3mLV4mLV5mL饱和CuSO4溶液0mL0.5mL2.5mL5mLV6mL20mLH2OV7mLV8mLV9mLV10mL10mL0mL其中:V1=____▲___,V6=____▲___,V9=____▲___;F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_▲_)(_▲_)接(_▲_)(_▲_)接(_▲_)(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②实验最后,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总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_▲_。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8\n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18.(16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右下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H>0,△S>0;B.△H>0,△S<0;C.△H<0,△S<0;D.△H<0,△S>0。(2)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3)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mol·L-1·min-1。(5)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有__▲_。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E.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6)在温度t℃下,某NaOH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t__▲__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序号NaOH溶液的体积/mL盐酸的体积/mL溶液的pH①20.000.008②20.0020.006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__▲__。19.(16分)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请回答:(1)反应①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要使反应①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升高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8\n①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2时▲;t8时▲。②若t4时降压,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4)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①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③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过滤后母液的pH=2.0,c(Fe3+)=amol·L—1,c(NH4+)=bmol·L—1,c(SO42-)=d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20.(16分)已知:I2+2S2O===S4O+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物质Cu(OH)2Fe(OH)3CuClCuIKsp2.2×10-202.6×10-391.7×10-71.3×10-12(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____▲___,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可得到CuCl2·2H2O晶体。(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到黑色固体而得不到无水CuCl2,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①可选用_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②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21.(18分)硫酸生产主要有硫磺法和硫铁矿法等,这两种制法均经过催化氧化步骤。2SO2(g)+O2(g)2SO3(g)△H=-196.6kJ·mol-1(1)钒触媒(V2O5)能加快SO2的氧化速率,此过程中SO2先与V2O5反应生成V2O4。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下列状态说明反应达到限度的是▲_(填字母)。A.c(SO2)=c(SO3)的状态B.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的状态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SO2同时生成nmol的O2的状态D.V(SO2)正=2V(O2)逆的状态(3)一定温度时,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工业生产中采用常压的原因是_____▲____。8\n(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一定量O2,当放出353.6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_(填字母)。A.40%B.50%C.80%D.90%20mL0.025mol/L溴水尾气(5)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要加以处理后才能排放。现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尾气中SO2的含量,当通入尾气11.2L(标准状况下测定)时,溶液恰好褪色。则该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体积分数)为▲_(6)在温度相同、体积均为1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2molSO2、1molO22molSO3mmolSO2、nmolO2、pmolSO3c(SO3)/mol·L-11.41.41.4能量变化放出akJ吸收bkJ吸收ckJSO2或SO3的转化率α1α212.5%则:α1+α2=_____▲____,p=_____▲____mol,b+c=____▲____kJ。8\n参考答案(3)①升高温度或增大CO2的浓度(增大H2的浓度);使用催化剂(4)①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②HCO3―③20、(1)CuO或Cu2(OH)2CO32.6×10-9mol/L低温蒸发、冷却结晶(2)CuCl2+2H2OCu(OH)2+2HClCu(OH)2CuO+H2O在HCl气流中加热(3)①淀粉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②95%8\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