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考试<br />一、<br />[<br />案例<br />]<br />某班有一位学生,该生平时的上课表现很不错,听讲认真,思考积极,且思维宽广活跃,对某些问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作业完成的质量很高,字迹端正,正确率高;同学遇到难题也喜欢向他请教,他总是竭尽所能的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借此达到共同进步。奇怪的是一到期中、期末的重要考试,他平常那股沉着、敏捷劲儿便无影无踪了,平时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这时却怎么也解不出来,或者答的漏洞百出,甚至犯起平常极少出现的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毛病。面对这种情况,他心急如焚,拼命的想在学习方法上找出原因、在身体状况上找出原因,但都无济于事。为此,他陷于了极度的苦恼之中,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原来那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学生不见了。正如该生自己述说:“ 我很苦恼。为了学习问题,我每天冥思苦想。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考试焦虑症’?因为尽管在考前我再三告诫自己,不要慌,但一到考场却总是如临大敌,心神不定。”<br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br />担心<br />、<br />紧张<br />或<br />忧虑<br />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br />情绪<br />状<br />态。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br />潜<br />在威胁<br />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br />什么是考试焦虑?<br />焦虑的种类<br />①<br />中度(<br />适度<br />)焦虑:对考试起<br />积极<br />作用,使人对复习时更专心,考试时更细心<br />②<br />低<br />焦虑:人会<br />过度放松<br />,无所用心,不求上进。<br />③<br />高<br />焦虑:人会担心、紧张,出现复习时静不下心,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考试时<br />记忆受阻<br />,<br />思维僵滞<br />,头脑一片空白。<br />高焦虑的危害<br />1<br />.<br />容易<br />分散<br />和<br />阻断<br />你的注意过程<br />。<br />应试要求精力高度集中,否则无法完成答题任务的。分散注意力在<br />各种担心<br />上,必然扰乱思考答题,影响成绩。<br />干扰<br />记忆过程。记忆是指在你的头脑中有序地检索并提取知识的过程,“过度焦虑”象干扰电波一样,使你的<br />记忆失灵<br />,所需的信息检不出来,或是检错了,于是出现错答、漏答或根本答不上来,严重影响考试成绩。<br />对思维过程有<br />瓦解<br />作用。思维是人思考问题的核心。由于焦虑的困扰作用,使你的思维活动陷入<br />呆滞<br />、<br />凝固<br />状态,思维力无法正常发挥,创造性想象、分散性思维更无从谈起。<br />担心考糟了,别人对自己会怎么评价?被他人看不起。<br />担心家长的责备和批评。“又要听骂声了”<br />担心对个人的自我形象受到损害?“名气都没了”<br />担心未来前途<br />担心对考试的准备不足。“最好我来不及复习的题目不会考到。”<br />担心这次考试题目过难,希望题目容易点。<br />“<br />我最讨厌这门课了,最好不要考?<br />担心<br />……<br />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br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br />应试五环心理 辅导法<br />正确评价<br />控制情绪<br />考后矫正<br />制定策略<br />调整动机<br />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br />。<br />正确认识考试焦虑,克服过度焦虑。<br />考试是一种自我检验、锻炼意志的机会。诚实是最要紧!<br />制定复习计划,以教材为本复习。提高应试技巧。<br />重视错题收集整理;调整心态以利再战。<br />考试方法<br />考前<br />——<br />信心<br />精神饱满进考场,轻轻松松看试卷,认认真真做题目。<br />考中<br />——<br />细心<br />审视题目莫紧张,看清要求莫浮躁,写全过程莫跳跃,仔细检查莫遗憾。<br />基础题不大意,拿足分;中等题不麻痹,拿稳分;偏难题不急躁,拿本分。<br />考后<br />——<br />恒心<br />考后不去想,准备下一场;考分虽是宝,提升更重要;考好莫骄傲,有人比我好;考差莫泄气,下次再努力。<br />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br />考试成绩与考试习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就应该要求自己<br />把平时的每次答题都当作正式考试来认真对待<br />。<br />1<br />、拿到试卷后应先把全卷<br />浏览<br />一遍,并大致估算一下完成每一部分试题需花的时间。<br />2<br />、试题的设置往往由<br />易到难<br />,所以应从头开始答题,这样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解题心态。<br />3<br />、遇到难题时<br />切忌“卡壳”<br />,可跳过难题先做其它题目,等全卷完成后再答难题。<br />4<br />、将解题的<br />辅助条件列在草稿纸上<br />,有助于消除紧张感,以便集中注意力进入解题状态。<br />5<br />、有粗心习惯者,验算时<br />尤应注意简单的题目<br />,因为这样的题目往往容易忽视而出错。<br />6<br />、平时应养成答题时<br />不受干扰的心态<br />,不必要求周围绝对安静,这样可以练就在一般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