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第Ⅰ卷(7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若论三代之世,则封建好处,便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 )A.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统治B.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C.郡县制有效加强中央集权D.三纲五常的封建教化作用2.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提高最高统治者素质B.促进国家的统一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4.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5.《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到:“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秦,虽死犹存”的政治价值在于( )A.统一度量衡 B.建造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C.设立三省六部制 D.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哪个时期的制度?( )-12-\nA.秦汉 B.隋唐 C.宋元D.明清7.“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 )A.秦朝B.隋唐C.宋朝D.明清8.“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扩大统治区域B.缓和蒙汉矛盾C.加强控制地方D.发展地方经济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0.明初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①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 ②相权进一步得到强化 ③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因此结束 ④皇帝专制得到极大强化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2.有人认为,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 )A.钓鱼岛B.香港岛、C.台湾岛D.辽东半岛13.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它没有见证的是()A.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B.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C.1853年太平天国前期的辉煌D.1949年的秋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15.有观点认为,“-12-\n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下列与之结论最为相符的是( )A.1851年金田起义B.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1856年定都天京D.1859年《资政新篇》的出台16.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9:00-10:00朝鲜与东学党政变10:10-11:00北洋海军的悲歌11:10-12:00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战争及其影响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17.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孙中山说:“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发生在20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1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21.“-12-\n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说明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斗争B.工人阶级的斗争()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22.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23.“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这里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B.南京解放、七七事变、《辛丑条约》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24.2022年1月19日新接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回复习近平贺电时表示:“期盼贵我两党在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上,继续扩大交流,创造互利双赢,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以下关于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新三民主义的提出B.第一次合作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C.第二次合作形成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D.第二次合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5.《人民日报》对某次会议评论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领导地位在这里确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里形成……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在这里启航。”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2-\n26.“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下列哪一行动是上述战略方针的体现?( )A.百团大战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解放南京2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28.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这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民主政治的成就B.民族团结的力量C.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D.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29.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B.中国推动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30.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二十五年来他(周恩来)是外交的中心人物。虽然惟独没有来过美国,但是却遍访了欧洲、共产党国家、非洲和亚洲各国。”下列哪些外交活动能印证上述说法①访问印度和缅甸,达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和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②-12-\n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主张③参加亚非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④出席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见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计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3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32.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33.20世纪80年代初,为成功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4.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2022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次会面将对两岸关系长远的和平稳定有重大帮助。()35.“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是台湾当局情报部门获悉周恩来将率团出席亚非会议后,造成中国代表团成员及各国记者共11人遇难的政治暗杀事件。()第Ⅱ卷(30分)三、主观题(共3题,每题10分,计30分)36.(10分)202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别重大的纪念日,是反思历史,赞美人类正义、道德和文明,痛斥侵略者的残暴兽行的关键时间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选在江东门这样一个不靠山,不傍水的地方……-12-\n(当年)侵华日军曾在这里囚禁了一万多名中国的被俘士兵和平民百姓。12月16日晚,日军把他们驱赶到方圆一华里范围内的小山坡用机枪扫射。……1985年挖开这个万人坑时,发现层层叠叠的尸骨共有5层,可见当时掩埋的被害者之多。——朱成山《把血写的历史铭刻在这片土地上》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材料三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1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1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20周年纪念邮票突出的主题。与20周年纪念邮票相比,50周年纪念邮票的内容有何变化?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6分)(4)如果由你来设计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邮票一枚,你打算如何设计?说明理由。(2分)-12-\n3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1分)提出这一革命任务的根本依据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4分)-12-\n(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3分)(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道路选择的认识。(1分)38.(10分)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一——《中国外交史》材料二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阿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12-\n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1分)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1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2分)(3)材料三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1分)概括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2分)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1分)-12-\n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DDDCC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CCDBBCA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DCCBDAC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ABBAA三、主观题(每题10分,计30分)36.(1)年份:1937年。(1分)(2)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1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1分)(3)20周年: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2分)50周年:突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2分)60周年:强调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4)答案具有开放性。如,卢沟桥: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南京大屠杀:具有警示意义;国民党抗战老兵:应该铭记祖国的英勇保卫者……(1分,举一例,言之有理均可)37.(1)任务:反帝反封建(1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2)不同主张:①孙中山: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2分)②毛泽东: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2分)(3)建设成就:①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得3分)(4)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走自己的路。(言之成理即可)(1分)38.(1)突出特点:两大阵营对峙。(1分)方针(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分)-12-\n(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1分)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3)意义: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原因:中方,应对苏联威胁、解决台湾问题;(1分,答任意一点给1分)美方,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1分,答任意一点给1分)表现: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各1分)(4)因素:国家利益。(1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