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1—3题。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2.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右图为巴尔喀什湖地区,读图回答4--5题。4.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A.提供沿岸农业丰富的灌溉水源B.活跃该地区水循环C.是沙漠向南扩展的天然屏障D.对沿岸河流起调节作用5.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形态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C.甲河流量更大D.乙河入湖处湖面狭小读我国不同经度范围和气候带城市数量分布图,回答6--7题。-10-6.影响我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①地形 ②交通 ③气候 ④经济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7.我国最东部(130°E以东)和最西部(90°E以西)城市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最东部面积范围小 ②最东部冬天太冷③最西部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④最西部自然条件差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8--9题。8.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纬度位置、人为因素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地形、海陆差异9.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河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0--11题。-10-10.据图分析,沿该剖面山脉雪线分布规律aa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C.东南高西北低D.西南高东北低11.据图分析,该山区A侧与山区B侧相比较,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侧发育的河流数量较多,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B.B侧落差大,水能较丰富,流量较大C.A侧冰川面积小,冰川融水少D.山地降水B侧比A侧多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13题。12.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13.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10-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完成14--15题。14.形成东部的地貌过程中最明显的时间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5.西部山脉的走向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下表为我国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资料,读表完成16--17题。省级行政区字母人口(万人)耕地面积(km2)1996-2022年减少耕地面积(km2)1996-2022年耕地减少类型所占比重(%)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A8428622246145.961.7470.2722.03B41052316414317.330.9168.9912.77C22325568910101.782.2695.270.69D141929487162.585.7313.2718.4216.关于表中A、B、C、D四个省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B.四川、上海、江西、内蒙古C.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D.上海、四川、江西、内蒙古17.关于四个省区从1996—2022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A省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B.B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C.C省区——退耕还林,扩大森林种植面积D.D省区——城市化发展建设占地多下图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季10月~次年3月,b季6~9月)。读图,回答18--19题。-10-18.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是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月至9月略多B.6月至9月为旱季,10月至3月为雨季C.达卡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在1500毫米以上D.雨季降水量自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增加19.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A.降水变率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B.雨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C.降水量较多适宜发展灌溉农业D.旱季持续时间长利于作物成熟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20--21题。20.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A.甲B.乙C.丙D.丁21.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22--23题。-10-22.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C.年降水量小于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23.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下图为中国径流深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由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24--25题。24.图中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0-A.西北季风的影响B.植被的疏密程度C.地表的物质组成D.东南季风的影响25.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第Ⅱ卷26.读“我国某省地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材料二:该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1)根据材料一描述该省的地形特征。(4分)-10-(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该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6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州建国以来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4分)27.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简述R河主要的水文特征。(5分)(2)说明图中L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4分)(3)说出河西走廊有色金属工业密集,但酸雨少的原因。(4分)(4)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28.随着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落成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棕榈岛工程的兴建,迪拜造就了一个个“地理奇迹”。现已成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交通运输、旅游和购物中心,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东、西方各资本市场的桥梁。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材料一; 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10-材料二: 2022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阿联酋馆景观图。材料三: 迪拜人口结构中约17%的人口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0%、巴基斯坦人占15%、孟加拉人占10%,其他占18%。材料四 “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脸地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的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清晰。”(1)据材料一,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看迪拜为什么被誉为“中东的新加坡”?(4分)(2)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直观地反映了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请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指出材料四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景观的成因。(8分)(3)分析材料三,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4分)。(4)近年来迪拜加快炼铝工业的发展,逐步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生产中心。试分析其大力发展炼铝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3分)。-10-27.(1)流量小(1分);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冬季常断流(1分);有结冰期(1分),流速较慢(1分),含沙量较小(1分),可能会有凌汛(1分)(答对其中五项即可得5分)(2)此河段多流经峡谷地区,落差较大(2分);且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