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四)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第Ⅰ卷共l1题,共27分;第Ⅱ卷共13题,共93分)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濒临(bīn) 别墅(shù) 味同嚼蜡(jiáo)B.谥号(shì) 坍塌(tān) 抑扬顿挫(cuò)C.哂笑(xī) 哺乳(fǔ) 一气呵成(hē)D.剽悍(piāo) 蝉蜕(tuì) 惟妙惟肖(xiào)【答案】C【解析】C.哂笑xī——shěn,哺乳fǔ——bǔ,故选C。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都是一样的_________之人,_________,在世沉浮,悲喜交集。对于与我们个人境遇不同的人,能给予的最高尊重或许就是视若常人,安然待之,不刻意地_________同情,不急切地播撒自以为是的善意,我们只是一起分享生命的喜悦。A.平凡 随波逐流 显示B.平常 和光同尘 显露C.平常 随波逐流 显露D.平凡 和光同尘 显示【答案】B【解析】平凡:指不稀奇,平常:指普通、不特别;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显示:指明显地表现。显露:指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根据语境,应是“我们都是一样的平常之人”,和光同尘,“不刻意地显露同情”,故选B。3.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B.很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和探索出劳动教育的有效经验。然而,不可忽视的是,C.仍有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教育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其中,D.最突出的问题是将劳动和劳动教育简单等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劳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缺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AB.BC.CD.D【答案】B【解析】B.词序不当,应把“总结和探索”颠倒位置,改为“探索和总结”。故选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次,鲁迅等人贪玩迟到,寿镜吾对他们说:“今天你们是挨板子还是对对联?”“对对联!”大家异口同声。老师给出三字对“独角兽”。大家七嘴八舌地对起来:双头蛇、三脚蟾、六耳猴、八脚虫、九头鸟等只有鲁迅从尔雅中摘出的“比目鱼”受到了称赞。A.? 。 “ ”B., …… 《 》C.? …… “ ”D., 。 《 》【答案】D【解析】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与运用。“是……还是……”是一个选择问句,只可以在句子最后用问号,前一句不能用问号,排除AC,因为已经使用“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排除B,《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应用书名号,故选D。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答案】B【解析】B:能体现边塞神奇壮丽的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没有“归雁、候骑”。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5G网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2018年,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将收获哪些红利,又需要做好什么准备?②5G+上网,超快网速需设备升级。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从4G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升级。用户可以轻松在手机上看高清电影,玩VR(虚拟现实)游戏更加流畅真实。③铺设5G网络,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为了获得更快传输速率,需要建设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基站设备、天线选址建设、优化调试等方面,都需要比4G高得多的资本投入。④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主流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尝鲜”,先得换一台新手机。预计我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想要升级换代,还得耐心等待。⑤5G+出行,无人驾驶应安全第一。湖北一司机对无人驾驶技术既兴奋又忐忑。一方面,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另一方面,把生命安全拱手交给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智能,总是不太放心。2018年3月,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百度公司在雄安新区完成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况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车测试。测试中,无人车转向、加速、刹车不在话下,未来,无人车还将针对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接受一系列测试。⑥2018年4月,重庆宣布将建立基于分级自动驾驶的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演示验证与示范平台。5月17日,工信部相关人士提出将在5G和车联网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应用。⑦5G+家居,还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联网设备,5G网络的功耗又相对较低,能保障较长的续航时间,加之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因此为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⑧有网友担心,到了5G时代,很多智能家居由手机操控,如果发生手机丢失、手机信息泄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加紧出台法律,明确界定能获取的用户信息和不能获取的用户信息。还应关注智能硬件的安全问题,避免让这些生活工作的帮手成为网络安全的“地雷”。⑨“在信息安全防护上,5G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由于设备总量增多,人们对物联网的依赖性增加,物联网终端的重要性越来越高,5G面临的安全性问题会更加突出。这对科研工作者和研发工程师们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说。(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5G时代来临,不仅是技术升级,用户上网体验也将得到大升级。B.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出行将可能实现无人驾驶。C.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D.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的手机和相关信息将更安全。7.下列对文中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第②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5G传输速度之快。B.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体现了司机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复杂心情。C.第⑧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5G时代信息泄露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比作“地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信息泄露的后果不堪设想,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D.第⑨段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通过引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的话,说明5G时代,安全性问题会更加突出,这对科研工作者和研发工程师们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8.依据本选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获得更快传输速率,需要建设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但资本投入和4G相比要少很多。B.5G时代到来,需要加紧出台法律,明确界定能获取的用户信息和不能获取的用户信息。C.对用户来说,目前的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体验5G,预计得等到2019年下半年换一台新手机才行。D.5G网络地址数量小,功耗相对较低,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可以为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答案】6.D7.B8.B【解析】6.D.根据第⑨段“在信息安全防护上,5G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由于设备总量增多,人们对物联网的依赖性增加,物联网终端的重要性越来越高,5G面临的安全性问题会更加突出。这对科研工作者和研发工程师们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分析,“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的手机和相关信息将更安全”说法错误。7.B.对文中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第⑤段没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8.A.从第③段“为了获得更快传输速率,需要建设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基站设备、天线选址建设、优化调试等方面,都需要比4G高得多的资本投入”可知,“资本投入和4G相比要少很多”错误。C.从第④段“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主流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尝鲜’,先得换一台新手机”可知,“目前的手机均不支持5G”说法错误。D.从第⑦段“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联网设备”可知,“5G网络地址数量小”错误。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下列小题。曹刿论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用B.小惠未遍 遍:遍及,普遍C.既克,公问其故 既:既然D.望其旗靡 靡:倒下10.下列句子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A.十年春,齐师伐我B.必以分人C.可以一战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列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把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保家卫国的热情。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没有主见的昏君。【答案】9.C10.A11.D【解析】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C.“既克,公问其故”中的“既”,表示事件完成,可译为“已经”,不是“既然”的意思。故答案为C。10.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句式。A.“十年春,齐师伐我”没有省略,不是省略句; B.“必以分人”句“以”后省略“之”;C.“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之”;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该是“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据此,答案为A。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写出了鲁庄公的“鄙”,侧面表现了曹刿的“远谋”、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故D项“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没有主见的昏君”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答案为D。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第Ⅱ卷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5)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6)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7)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 (2)悠然见南山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九万里风鹏正举 (6)落红不是无情物(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作家作品和默写诗词名句。默写时,注意“怆”“悠”“赢”“藻”的书写。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敦颐为分宁①主簿周敦颐,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释】①分宁:地名。②手版: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宜。13.解释下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有狱久不决()(2)众莫敢争()1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15.选文通过哪两件事表现了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13. (1)诉讼事件 (2)不14.像这样还能做官嘛!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这种事)。15.通过“速决一狱”和“与王逵争辩”两件事,表现了周敦颐是一个富有才能,为官正直的人。【解析】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狱”:诉讼事件。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莫”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不”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4.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如此”:像这样。“仕”:做官。“媚”:取悦。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15.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可分析“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等句,即可归纳出周敦颐是一个富有才能,无私正直的好官。【参考译文】:周敦颐,因为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的推荐,担任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诉讼事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按照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众人不敢和他争辩,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丢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离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嘛!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这种事)。”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仙人掌花》一文,回答16~19题。仙人掌花曹乾石(1)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2)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3)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huì,特指鸟兽的嘴),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9)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10)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11)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12)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13)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14)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16.选文中作者对仙人掌花的情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梳理出这条线索,在下面的空缺处填上恰当词语。(3分)____________—— 嘲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第3自然段中说“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中的“啄食”一词形象生动,请结合语境,品析该词的表达效果。(4分)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第二自然段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仙人掌与众不同的生命特点,为下文赞美仙人掌的生命活力做了铺垫。B.第五自然段,“我”无意中瞥见仙人掌,“忍不住大笑起来”,是因为“我”预见到它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C.第八自然段中“奇迹竟发生了”,所发生的“奇迹”是指丑陋的仙人掌竞开出了异常漂亮的金色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第十三自然段所谓“令弱者肃然起敬”的“不甘泯灭的美”,是指仙人掌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E.本文的主旨句是“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19.选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概括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的,这种对比引发了作者思想感情上怎样的升华。(4分)【答案】16. 遗憾、冷漠、冷淡、冷落、不关心; 惊奇、惊异; 赞叹、赞颂、称赞、肃然起敬17.啄食一词照应了前面的喙,形象性地描绘了仙人掌的毛刺获取阳光和空气的情态,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意对即可)18.BD19.一是以海棠、文竹、月季的娇弱和仙人掌的倔犟进行对比;二是由仙人掌的皱纹满面与金色花的美丽辉煌进行对比。由对仙人掌花美丽的赞美,升华到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第一空:根据“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和“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可得,此处情感是:遗憾、冷漠、冷淡、冷落;第二空:根据“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可得,此处情感是:惊奇、惊异。第三空:根据“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可得,此处情感是:赞叹、赞颂、称赞。1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句的能力。“啄食”原本是指鸟类动物进食的样子,这里是用来形容仙人掌的毛刺获取阳光和空气的情态,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也与前文中的“喙”相照应。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联系“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可知“我”此时的大笑是对仙人掌的嘲笑;D.根据“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可知仙人掌“不甘泯灭的美”是它的冷峻和坚强;故选BD。19.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以及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全文可知,本文一共有两处对比。第一处在“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一部分,海棠、文竹、月季等都“枝枯叶落”,而仙人掌却“绿色挺拔”,顽强的活了下来。第二处在仙人掌外貌的丑陋“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与花的美丽“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形成了对比。作者由这两处对比,引出了自己的思考,也就是文章的主旨:表达自己对仙人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青少年情绪管理【材料一】情绪管理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以下是两个有关情绪失控的典型案例:九年级学生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小军急眼了,对老师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八年级学生小霞(化名)特别爱玩手机,妈妈暂时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还把门一脚踢坏。【材料二】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表,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数据来源: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请从材料二柱状图中得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2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1.请你结合材料说说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并就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案】20.示例:①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是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的首要原因。②仅有很少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有负面情绪。③超半数学生因为与父母的观念的差异与分歧而产生负面情绪。21.示例:危害:影响师生关系:影响与同学的友谊;影响家庭和谐等;看法:合乎题意即可。【解析】20.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把表格转换成文字,一定要联系表格的标题,结合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可得出结论。此题要抓住表头“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根据柱状图上的百分数可知,最明显的原因是“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得出结论:大部分同学会因为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而产生负面情绪。“我很少情绪低落”占比例较少,得出结论:仅有很少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有负面情绪。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及阅读看法。阅读材料一,根据“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可以看出负面情绪影响与同学的友谊;根据“对老师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可以看出负面情绪影响师生关系。阅读材料二,根据“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还把门一脚踢坏”,可以看出负面情绪会影响家庭和谐。针对某种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如:学校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改善学生的负面情绪,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孩子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学生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宣泄情绪的方法,如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二)名著阅读(8分)2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请你帮忙补完表格(4分)作品人物文段《西游记》(1)____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荦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2)__》彭德怀在他的行动和语言中,有某种坦白、爽快和正直的品质,这些事在中国人的性格中很少见而很为我喜欢的。在行动和语言上他都是很快的,充满了玩笑,而且他是一个大的滑稽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海底两万里》(3)__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昆虫记》(4)__我对小时候第一次找鸟巢和第一次挖野菌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记得有一天,我一个人爬上我家附近的一座小山,在这座山顶上,有一片诱人的树林。从我家窗子里可以看见这些高大的树木随风俯仰,就像在向我招手,引我进入它那神秘美好的世界。【答案】 (1)猪八戒 (2)红星照耀中国 (3)尼摩船长 (4)法布尔【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1)由“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可知是猪八戒。(2)由语段对彭德怀的描述可知,此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3)根据“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可知,“我”是尼摩船长。(4)《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文段中的“我”是法布尔。23.《骆驼祥子》中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经过三起三落的生活打击,变成消沉、放荡而善耍无赖的流氓无产者,这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有没有影响?(4分)【答案】没有影响。祥子本来是一个憨厚、勤劳、有着执著的理想追求的劳动人民,他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正说明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依靠个人奋斗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对不合理的社会进行了更加有力的谴责。【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原著可知,《骆驼祥子》中主要便是写祥子的三起三落,在生活的毒打下,祥子的人物形象有巨大的转变,这三起三落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有很大的影响,这样的一个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揭露了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在那个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仅靠个人奋斗去摆脱贫穷是行不通的路。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示例:有影响。《骆驼祥子》中通过对骆驼祥子三起三落经历的描写,写出祥子由一个淳朴善良的人一步步走向堕落,祥子人物形象的转变深化了主题,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他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4.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50分)请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请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请伸出你的手,为社会奉献一份爱。请伸出你的手,可以让冰封的心融化,让未来充满希望……请以“请伸出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答案】例文:请伸出你的手生活中,有很多公共的事情是我们应做的,像维护公共卫生,节约能源等等。但很多人却对此视而不见,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对这些不予理睬。其实在这些需要我们的时刻,需要你伸出你的手。当你走在路上,一张纸或是一个纸团躺在你的脚下,请不要对它置之不理,伸出你的手,让它回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休息。不要小觑了你的这个简单的行为,其实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城市的美丽就在你的这双手下。文明的行为是可以传递的,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可以传递的。如果你将垃圾随意丢弃,你的城市就会脏乱不堪;如果你将地上的垃圾轻轻拾起,所有的人也都这么做,你的城市就会是另一个全新的面貌了。当你看见一支龙头在滴水,或是看到一盏灯在无用地浪费着电能,请不要默然走过,伸出你的手,让它们静静地休息。我们要知道,地大物博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每一分能源都十分宝贵,丝毫不能浪费。一个人的力量是小,可是全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滴水乘以十三亿是什么,一度电乘以十三亿是什么,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清楚。当你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当你看到有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乞讨,当你得知某地受到灾害,需要捐款,请不要毫无举动。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会花费你多少,却能为你带来快乐。不论这帮助是大是小,都是一份心意。虽然有些时候我们被花样繁多的骗子搞得条件反射式地避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我们要知道,如果真的有人需要帮助,我们伸出的手意味着什么。可能是一家人的一顿饱饭,可能是一个年轻人的前程,还可能是一条生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即收获。在生活中,在那一个又一个需要我们的时刻,请伸出你的手,不要做一名生活的旁观者。【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审题。这是一道带引语的全命题作文。“请伸出你的手”是学会帮助别人,不是为获取利益,而是一种心灵的坦然,人格的健全。在日常生活中“请伸出你的手”是扶助推货车人的一臂之力;是帮小朋友捡一下羽毛球的抬抬手;是为别人指明路线的几句话;更是危急时刻的及时搭救……本次的作文便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于“帮助”的理解或是帮助别人的经历。可以写作记叙文,记叙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出真情实感,也可以围绕主题写成抒情散文。第二,立意。“事”与“意”的点要对得合适。在写作中需要同学们带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善于联想,一方面可以激发自己的某种感情与灵感;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对于本次作文而言,文章的中心应围绕“请伸出你的手”的意义以及自己对于“请伸出你的手”的理解展开。本文在立意时可以参考如下思路:励志,即主要围绕“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来立意选材。围绕立意,文章可以记叙事件、讲述故事;也可以议论证明;友爱,即主要围绕“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来立意选材,这方面的可选素材更为广泛,可以写身边发生的关爱、帮助、爱心、接纳别人的事,我们可以选择这些素材,围绕主题,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挖掘深度,写出新意。第三,选材。本题关键是选材,需用一个好故事来诠释好主题,这个故事最忌流于俗套,千万不要将“伸出你的手”简单化到帮人送把伞、扫回地。应有新意,体现时代风貌;应有感人的细节,能打动人心。例如:在讲述帮助别人这一事情时,不能一昧平铺直叙,贵在以真实为基调,在行文流畅的基础上,加上自己情感的渲染。用叙事为抒情作充分的铺垫,充分展现故事的细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记叙文读起来更为生动、更具感染力。切记记叙一件完整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行文结构严谨是文章工整有序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尾处进行全文的情感升华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遵循以上内容,即完成了一篇优秀的文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