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二)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10分)寄情于诗,抒爱国情怀。回望过往,我们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从“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他们渴望报效国家的殷殷之情;情出自然,发人生感悟。我们从“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到乡村晨景之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中看到春夏山野之美;从“溪去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感受到萧条苍凉的氛围,暗示唐王朝的悲怆命运。范仲淹从气象阴晴之景联想人生得失之状,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尽显其旷达胸襟;苏轼将月之圆缺与人事常理联系起来,写下富含哲理的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马作的卢飞快 何日遣冯唐 枳花明驿墙 野芳发而幽香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解析】注意“的卢、遣、枳、驿、野芳、己、圆缺”的正确书写。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岁月有时就像一本深刻的回忆录,偶然间将其拾起,掸去yǔn①落的埃尘,铺平泛黄的褶皱,心怀素念,一字一句地念完,感动之余,便会觉得即使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里,也能把寻常的风景看到泪流满襟②,叫人不禁慨叹光阴的消逝,欢愉的短促。回眸驻足间,沿着来路留下的深浅印记,一路寻去,有花开鸟语,也会有雨雪风霜。冷暖如流,多少往昔掺杂着甲的点滴,悄悄地浸润在这乙的岁月里。纵然时光不语,丙。当你瞬间的蓦然落笔,岁月便帮你填满了最美的期许。(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__(A.殒 B.陨) ②__________(A.jīn B.jìn)(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__(A.微小 B.琐碎) 乙__________(A.有声有色 B.无声无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也无需担心能否运筹帷幄②而你依然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让人想起③无需刻意的起承转合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答案】(1)B A(2)B B(3)当你蓦然落笔的瞬间,岁月便帮你填满了最美的期许。(4)A【解析】(1)陨落(yǔnluò):意思是指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动的物体从高空掉下,多用于比喻伟人、神明或强者的去世,如同星辰陨落一般,也指天赋被埋没。故选B。襟(jīn):本义指衣服领口相交的部分,又指衣服的胸前部分。故选A。(2)微小:细小、极小;指事物之细小者;琐碎:很小的,不值得一提的事,细小散碎;在此形容过往的小事,可用“琐碎”一词;故选B。有声有色:意思是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无声无息:意思是一点声音也没有,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在此形容岁月流逝的悄无声息,应用“无声无息”一词;故选B。(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横线处的语病为:语序不当;可将“蓦然落笔”与“瞬间”调换位置。(4)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②句中“而”表转折;“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让人想起”承接前文“纵然时光不语”(可能会忘却过往的琐碎之事),②句应排在首位;应先“无需……”再“也无需……”,应在②句后排③①;关系A。二、阅读(70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完成3~4题。(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中“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B.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C.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涵义十分丰富。D.尾联写诗人感谢朋友的关怀,心绪难平时可借酒浇愁以提振精神。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堪称千古警句,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3分)【答案】3.D4.示例1: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示例2:人在逆境面前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示例3: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光明就在前头,要以乐观的精神对待人生。【解析】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D项中“心绪难平时可借酒浇愁”说法有误;故选D。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考查诗歌所包含的哲理的理解。注意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含义,也可以从诗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用这两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示例: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我们要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未来的生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②。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③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选自《北史傅永传》有删节)【注释】①让:责备。②报:答复,给回信。③虏:贼寇,敌人。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寻复南奔() (2)自将马步千人()(3)极夜而返()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B.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C.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D.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8.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分析傅永的性格品质。(4分)【答案】5.(1)不久 (2)带领、率领 (3)深6.D7.(1)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2)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8.示例:①有志气,体现在叔父不帮他回信,他下定决心发奋学习自己学会;②能刻苦学习,体现在涉猎经史,兼有才干;③英勇善战,体现在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中箭了还坚持作战;④有勇有谋。体现在分兵合围;⑤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⑥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胜;⑦爱国,维护国家荣誉,表现在中箭不让敌人发现,说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⑧老当益壮,为国杀敌。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不久又投奔南方。寻:不久;(2)句意: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将:带领、率领;(3)句意:深夜才回来。将:深。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敌阵,于是大败敌军。故断为: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之,代词,他;书,写信;答,回信;(2)重点词:虽,虽然;帅,统帅,将领;奈何,怎么能;使,让;虏,贼寇;名,名声。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感受人物形象时,要从人物的身份地位、所做事件上入手分析。根据文中“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可概括出人物特点为:傅永年少有志,学习用功刻苦,文韬武略,有才干;根据文中“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齐将马仙理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击马仙理)”,可概括出人物特点为:懂得调兵遣将,安排军务,有勇有谋;根据文中“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敌阵,于是大败敌军)”,可概括出人物特点为:骁勇善战,勇猛过人。根据文中“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可概括出人物特点为:忠心爱国,有大将之风。根据文中“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没有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豪壮的)”,可概括出人物特点为:老当益壮,杀敌勇猛。【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中山王元英征讨义阳,傅永是宁朔将军、统军,他担当包围任务来阻遏义阳的南门。齐将马仙理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击马仙理。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敌阵,于是大败敌军,马仙珅烧毁营寨卷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说:“您受伤了!还是回营寨吧。”傅永说:“以前汉高祖摸着脚趾头,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伤了。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于是和众将士一起追赶敌人,深夜才回。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没有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豪壮的。(三)阅读下文,完成9~14题。(20分)三沙岛上抗风桐①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这里是美丽的海南省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②然而,三天两晚的三沙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里的碧海蓝天,也不是这里的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它叫抗风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人生第一次来到三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④“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还有个名字叫麻枫桐,印度洋海岛常见的树种,我国的台湾和西沙群岛也很多,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⑤抗风桐?这是第一次听说的树名。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⑥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已然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然有的枝干折断,但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⑦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盘;正是以这样巨大的叶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样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生就的倔强与从容。⑧第二天一大早,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刚升起,我们乘坐冲锋舟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据说,有关南海诸岛的潮涨潮落景、金戈铁马事、波涌浪卷情,几乎都可以在赵述岛上领略和参悟。⑨一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⑩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和党工委,政府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家家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⑪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这时,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⑫边上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从老家琼海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一直以来,经常有特工装扮成渔民驾船来西沙海域“捕鱼”。符名友对海上情况时刻关注和警惕,只要发现异常,不管白天黑夜,不怕风高浪急,就立刻向派出所报告。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7月1日,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⑬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⑭在赵述岛,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共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⑮将要离开三沙的时候,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这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金光。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仰望和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⑯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描写了三沙市宛如“世外桃源”,交代了抗风桐的生长环境。B.麻枫桐生长在海岛上,能抵抗台风的侵袭,在三沙被叫做“抗风桐”。C.为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符名友的爷爷是最早来到赵述岛的人。D.像符名友一样生活在南海诸岛的渔民,自觉担负起了耕海守海的义务。10.文章第⑥段写到: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榄仁等树木的遭遇,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11.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⑩段主要内容。(3分)12.第⑪段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3.说说文章第⑫段以“边上的渔民”的视角叙述了符名友的事迹,有什么效果?(4分)14.文章结尾,为什么作者会发出“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的赞叹?(4分)【答案】9.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答题要点:强台风登陆,把抗风桐的傲然挺立与岛上其他树种的遭遇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抗风桐强壮、坚韧的特性。11.渔村的历史与变化。12.①承接上文;②突出符名友的党员身份;③为下文叙述符名友先进事迹(生活经历)作铺垫;④为下文作者的赞叹蓄势。13.以旁人的口吻叙述,更加真实可信,勾勒出符名友生活经历,表现了他热爱海岛坚守海岛的共产党员形象。14.抗风桐和作者以往看到的不一样;抗风桐枝干粗壮、根系发达,有极强的抗风性,守护着海岛;抗风桐有着坚强从容、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海岛上的渔民就像抗风桐一样坚守着祖国海疆;海岛上的共产党员个个都是“抗风桐”,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解析】9.C.根据⑩段“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可知,当时岛上还有渔民,理解为“符名友的爷爷是最早来到赵述岛的人”有误。故选C。10.本题考查写法。写岛上的椰子树等树木在强台风下被摧残的惨状,与“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的形象进行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抗风桐的强壮、坚韧,突出其“抗风”的特性。1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作答此题,可采用分层概括,层意整合。这段文字分两层,以“改革开放后”为语言标志,前面一层写渔村的历史,曾是一座荒岛;第二层写改革开放后渔村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整合在一起为:渔村的历史与变化。1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作答此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承接上文;“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为下文作者的赞叹蓄势。内容上:描写符名友讲述时的情景,“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细节描写,突出符名友的党员身份,为下文叙述符名友先进事迹(生活经历)做铺垫。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以旁人的口吻叙述,“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从老家琼海迁到了赵述岛”,交代了符名友的生活经历;“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7月1日,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了符名友的事迹,表现了他热爱海岛坚守海岛的共产党员形象。以渔民的角度介绍,客观反映事实,使内容更加真实可信。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抗风桐”含义深刻。表面上指三沙岛上的植物——抗风桐,根据④段“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可知,它们枝干粗壮、根系发达,有极强的抗风性,守护着海岛。“英雄树”表达的是对抗风桐坚强从容、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的赞美。深层含义:象征人。海岛上的渔民,他们就像抗风桐一样坚守着祖国海疆;根据⑭段“在赵述岛,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共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可知,“抗风桐”象征海岛上的共产党员,“抗风桐林”则象征党支部。“我心中的英雄树”表达了对坚守祖国海疆的人们的赞美之情。(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5~17题。(12分)北斗,每一颗星都在闪亮①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②在北斗建成之前,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美国的GPS系统。它被世人所熟知,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它所带来的影响被叫做“新军事革命”。这场战争之后,全世界都看到了“养在深人未识,一朝名动天下知”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都意识到了想要国家主权独立,必须把卫星导航这把“金钥匙”握在自己手中。③北斗系统是1983年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陈芳允院士提出双星定位的思想开始构建的,但是,北斗系统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00年左右建成的北斗号系统,也叫做“北斗双星”系统,它主要解决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的有无问题。2012年建成的北斗ニ号系统,也叫做“北斗区域”系统,它主要是把北斗号系统当中的有源定位的方式,变成了无源定位的方式。无源定位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解用户位置暴露风险,以及用户容量受限问题,北斗二号系统真正为我国和周边亚太地区提供了准确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2020年收官的系统叫做北斗三号系统,也叫做“北斗全球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主要是把一个区域系统变成了全球系统,在此基础上也开发出了很多新技术,比如星间链路系统、高精度的氩原子钟系统等等,所以北斗三号系统正实现了不仅是中国的北,也是世界的北斗。④北斗系统的建设在区城甚至世界实现了快速形成的服务能力,那么它具有什么特点呢?它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呈更多,抗速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北系还能提供多个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在通信方面,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⑤北斗系统的“北斗”,来自于北斗七星,是中华民族的指权星,也是中华民族的导航星。随着北斗系统的建成,必然能够在应用和推广方面大放异彩,真正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用上中国自己的北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选自《科普时报》2021.1.25,有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大卫星导航系统。B.美国GPS系统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名声大振,世界各国意识到卫星导航的重要性。C.北斗系统是基于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提出的双星定位的思想开始构建的。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结尾总结全文,具体说明北斗系统建成后应用广泛。16.第③段介绍北斗系统建设三个阶段各解决什么问题?请简要概括。(3分)17.第④段介绍北斗系统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15.D16.①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的有无;②把有源定位变成无源定位;③从区域系统变成全球系统。17.①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②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③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解析】15.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D.有误,原文表述的是“必然能够在应用和推广方面大放异彩”,而不是具体说明北斗系统建成后应用非常广泛。故选D。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答题区域在第③段,本段按时间顺序介绍和我国北斗系统建设的过程。由“2000年左右建成的北斗号系统,也叫做‘北斗双星’系统,它主要解决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的有无问题”可知,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的有无。由“2012年建成的北斗二号系统,也叫做‘北斗区域’系统,它主要是把北斗号系统当中的有源定位的方式,变成了无源定位的方式”可知,把有源定位变成无源定位。由“2020年收官的系统叫做北斗三号系统,也叫做‘北斗全球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主要是把一个区域系统变成了全球系统”可知,从区域系统变成全球系统。可据此概括作答。17.本题考查概括事物的特点。答题区域在第④段。段首用问句的形式提出了“它具有什么特点呢”,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由“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可知,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由“还能提供多个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可知,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由“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可知,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材料一: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深水湾。从其申请世界遗产的22个遗产点分布图可看到,在从海港到江口平原乃至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保存着丰富的海洋贸易遗迹。安平桥是泉州湾向南到漳州、广州的运输通道,洛阳桥打通了泉州港向北到福州和内陆的通道,晋江上的顺济桥则是货物与商人进出城的通道。这三座桥作为宋元时期泉州100多座桥的代表,勾勒了水陆联运的大致脉络。再加上商船抵达泉州港前看到的航标塔——六胜塔、万寿塔,船舶停靠的港口——江口码头、石湖码头,七处遗址点还原了整个水路联运体系。这次申遗,这七处遣址作为“运输网络”被打包归纳为一组。(摘编自《中华遗产》,2021年第7期)材料二: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分布图【注】图中的“·”代表泉州世界遗产点材料三:这是一个很大的港口,它的周围高山环绕,那些高山使它成了一个躲避风暴的港口。它所在地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布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就在我们抵达的那天,江面上至少有一万五千艘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有的来自小爪哇,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国家,以及来自我们国家的和来自法兰克其他王国的船只。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刺桐(泉州古城),人们可以见到来自阿拉贡或威尼斯、亚历山大里亚等地的商人,还有黑人商人以及英国商人。刺桐城中的人口多到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数目,不过他们说超过了二十万,比威尼斯城还大。城市居住区和周围村镇看上去联为一体,建筑物数量非常多。在城里,人们还可以听到一百种不同的口音。(摘编自《光明之城》,该书记述了意大利商人雅各·德安科纳于1271—1272年在泉州经商时的经过和见闻)18.下面是古城旅游志愿者小明向游客介绍泉州的相关信息,不符合以上图文材料的一项是()。(3分)A.安平桥、顺济桥和洛阳桥勾勒出了宋元时期泉州水陆联运的大致脉络。B.宋元时期外国的各类商品可以经由泉州港向内陆和南北沿海地区运输。C.我们可以在意大利商人雅各的游记中看到几百年前泉州港的繁荣景象。D.刺桐城中有超过二十万操着一百多种口音的外来人口,比威尼斯还多。19.面对游客“泉州世界遗产点分布有何特点”的提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小明应如何回答?(3分)20.泉州为何能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从以上图文材料中,小明能探究出哪些原因。(4分)【答案】18.D19.①分布广泛,从海港到江口平原乃至腹地山区;②大部分集中于泉州古城内,小部分分散于古城外。20.①有安全的深水港;②桥梁贯通南北交通,形成了水陆联运体系;③来自不同地区的大量货物汇聚于此;④开放包容的泉州古城吸引了来自不同区域的大量商人。【解析】18.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D.结合材料三中的“刺桐城中的人口多到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数目,不过他们说超过了二十万,比威尼斯城还大”可知超过了二十万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刺桐城中的人说的;故选D。1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结合材料一中的“从其申请世界遗产的22个遗产点分布图可看到,在从海港到江口平原乃至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可知泉州世界遗产点有22个,分布点从从海港到江口平原乃至腹地山区,由此可知它的分布广泛;根据材料二的“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分布图”可看出,集中在泉州古城的泉州世界遗产点有超12,占据了大部分的泉州世界遗产点,在古城外的是零散的几个,据此可知,泉州世界遗产点分布,大部分集中于泉州古城内,小部分分散于古城外。20.考查探究能力。材料一“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深水湾”写出了泉州有深水湾,深水湾对船只来说比较安全;材料一“安平桥是泉州湾向南到漳州、广州的运输通道,洛阳桥打通了泉州港向北到福州和内陆的通道,晋江上的顺济桥则是货物与商人进出城的通道。这三座桥作为宋元时期泉州100多座桥的代表,勾勒了水陆联运的大致脉络。再加上商船抵达泉州港前看到的航标塔——六胜塔、万寿塔,船舶停靠的港口——江口码头、石湖码头,七处遗址点还原了整个水路联运体系。”写出了泉州有三座桥贯通了从南到北的交通,勾勒了水陆联运的大致脉络,并且七处遗址点还原了整个水路联运体系;材料二“这是一个很大的港口,它的周围高山环绕,那些高山使它成了一个躲避风暴的港口。它所在地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布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就在我们抵达的那天,江面上至少有一万五千艘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有的来自小爪哇,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国家,以及来自我们国家的和来自法兰克其他王国的船只”写出了泉州的港口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货船,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货物;材料三“在刺桐(泉州古城),人们可以见到来自阿拉贡或威尼斯、亚历山大里亚等地的商人,还有黑人商人以及英国商人。刺桐城中的人口多到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数目,不过他们说超过了二十万,比威尼斯城还大”写出了泉州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商人,有利于货物的贸易。据此进行概括。(六)名著阅读。(6分)21.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6分)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水浒传》句中的“他”是:___①关注情节《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中牢头施恩知道他曾打虎,勇不可当,为了巴结他,就吩咐手下好生照看,每天好酒好肉伺候着。施恩巴结武松的目的是:②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评价金圣叹评鲁达“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请结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故事情节,具体分析鲁提辖的“精细”。③________【答案】林冲 想让武松帮忙夺回快活林。答案示例:精细体现在:金氏父女逃跑时,恐店小二赶去拦截,向店里要了条板凳,坐了两个时辰;不小心把郑屠打死后,随机应变,故意说他诈死,边骂着慢慢离去,让自己从容脱身。【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第一空:本语段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冲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富安(高衙内亲信)放火暗算;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林冲才幸免于难;正因此林冲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根据“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可知,此语段讲的是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陷害林冲的内容,句中的“他”是林冲。第二空: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原文“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但是山东、河北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那厮不说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久闻兄长是个大丈夫,不在蒋门神之下,怎地得兄长与小弟出得这口无穷之怨气,死而瞑目”等语句可知,蒋门神夺走施恩的快活林,施恩巴结武松想让其帮忙夺回快活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空:根据《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原文“金老父子两个,忙忙离了店中,出城自去寻昨日觅下的车儿去了。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里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可知,鲁提辖在为金氏父女筹集银两让其逃跑时,担心店小二前去拦截,向店里要了条板凳,坐了两个时辰,估摸着金氏父女走远了才离开,足见其心思细腻;联系“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可知,鲁提辖在三拳打死镇关西后,故意说他诈死,一边骂一边离开,为自己的脱身争取时间,足见鲁提辖的“精细”。三、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在一次“提倡勤俭节约”班会后,有些同学依然不以为然,不愿意节约。小明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约,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约什么?”小张说:“我花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什么事了?”小李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约岂不是打击经济?”此外,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请你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1)以班级劳动委员的身份给小明(或小张、或小李)写一封信,对其不当的言辞予以反驳。(2)请你准备一份演讲稿,倡议同学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立意,不少于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范文一:给小明的一封信小明:你好!我们本次的班会是“提倡勤俭节约”,你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约,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约什么”,你也许觉得现在都21世纪了,都进入“小康水平”了,还提什么节俭?也不怕人家笑话?的确,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原来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爷爷奶奶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早已成为现实,我们早已不必担心挨冻受饿乃至四处流浪了。可是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大家是否也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就不该提倡节俭了吗?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该响亮地做出回答:提倡节俭,拒绝奢侈!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未极度丰富,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浪费也同样被看作是可耻的行为。在餐馆里,他们常常将没吃完的饭菜带回家;他们的孩子也很少乱用零花钱,而且这些钱大多是孩子们自己靠劳动挣来的;著名的柯达公司的胶卷盒是用再生纸造的;而财大气粗的东芝公司的信封竟然是用旧信封翻过来再使用的。我们的祖国刚刚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满足于现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那么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家产又能经得住多长时间的折腾呢?况且我们的先辈也曾告诫道:“治国之道,节用为先。灭国之祸,起于奢侈。历朝兴废,无有出于此道之度限尔!”所以,为了国家的繁荣,我们应该节俭。小明,你还觉得我们不该节俭吗?还其实,节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最实在的话题。现今社会,节俭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都在提倡节俭。各种家电商品,包括轿车都打上了“节能”的口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标语四处可见,“节约型社会”更成为人们的追求。小明,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节俭不是一句口号、一种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节俭,不是奢侈的行为,同时,它也不是守财奴的吝啬,而是要求我们合理使用资源和财物,做到“当省则省,当用则用”。即使是将来国强了,家富了,节俭朴素的优良传统也仍然不能丢。 劳委员:某某 2021年某年某月范文二: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敬爱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知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充裕,我们很多人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甚至出现一些同学铺张浪费的现象。有的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有的说:“不多消费怎么拉动经济,怎么为国家做贡献啊?”也有的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啊!”这些同学的理由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正是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个人得以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家庭得以充裕富足,我们的国家得以长远发展。同样,国家发展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追求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用来铺张浪费的。很多同学把铺张浪费等同于正常的消费,混淆了概念,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呢?以先进人物身上的勤俭节约品质为指引,传承勤俭节约美德。被评为“时代楷模”的中科院院士陈俊武外出开会讲课一直坚持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能坐汽车就不坐火车,坐火车时连40几块的盒饭都不舍得吃,吃住都是最便宜的酒店,生怕花公家的钱、生怕麻烦其他同事。无独有偶,人们眼中的“树先生”布衣院士李小文,追求节俭,每天一斤二锅头,穿布鞋上课,快意人生,但这阻挡不了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两位院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基本的消费、正常的生活是需要的,这也是社会能够满足我们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勤俭节约美德。2018感动中国人物马旭老人离休后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她和丈夫至今生活简朴,家中的沙发缝缝补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双只有15块钱的鞋,是老人口中最好的鞋。马旭老人和丈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把勤俭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也应向他们学习,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亲爱的同学们,传承勤俭节约美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牢记勤俭节约,节约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作文。1.审题。从材料可知,小明(或小张、或小李)对“提倡勤俭节约”并没有很好的认识,而材料需要纠正同学们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偏差和错位,引导同学们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发展节约资源,为国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以此为中心,写一篇书信。2.选材。围绕演讲的中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向选择的人物讲述节约的重要性,可以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等方面去劝诫,注意语言要委婉得体。3.构思。结合材料内容,明确书信的中心“倡导勤俭节约”,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实际出发,阐述现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铺张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而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浪费是可耻的行为。结合中国发展历史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经验教训,劝诫同学即使是将来国强了,家富了,节俭朴素的优良传统也仍然不能丢。(2)本题考查材料作文。1.审题。从材料可知,材料既着眼于勤俭思想和勤俭文化的传承,也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呈现,意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思想纠正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偏差和错位,引导同学们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发展节约资源,为国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以此为中心,写一篇演讲稿。2.选材。围绕演讲的中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可以写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有勤又有俭,生活甜又甜;滴水成河,粒米成箩等方面,选好演讲角度,明确演讲立意。3.构思。结合材料内容,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选择演讲的角度,例如“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从个人的节约,上升到整个国家都能在此基础上繁荣富强,注意演讲稿的书写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同时,演讲稿要有针对性、鼓动性和生动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