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坏习惯<br />【主题说明】 <br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系统的学校教育,个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思维方<br />式开始发生变化,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他<br />们的辨别能力较弱,主动性仍然欠缺,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引导他们进行<br />辨别。 <br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br />认识 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好习惯,改掉坏<br />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 <br />【教学目标】 <br />1.认知目标:<br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 <br />2.情感目标:<br />培养学生对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br />3.行为目标:<br />让学生能够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br />【教学重点、难点】 <br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br /> <br />难点:学生能够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培养学生对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的认<br />同和向往。 <br />【课前准备】 <br />1.故事《被抛在海里的点金石》。<br />2.教师自制“垃圾桶”。 <br />【教学设计】 <br />观察岛 (热身暖心) <br />引出本课的 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br />1.教师讲故事《被抛在海里的点金石》,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br />最后捡到点金石了吗? 为什么? <br /> <br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br />3.教师总结:同学们也有很多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我们今天一起<br />来“探测”生活中 的习惯,看哪些习惯会成为我们成长的障碍,然后改正它。<br />导入本课课题。 <br />本环节用时约 5分 钟。 <br />活动营 (体验分享) <br />引导学生学 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激发学<br />生对好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br />活动一:日常行为探测仪 <br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 <br />(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提问:这些小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好吗? <br />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br />3.教师点评归纳。 <br />4.引导学生思考:你和身边的同学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br />5.学生思考、回答。 <br />6.教师总结:同学们都是敢于正视自己缺点的小勇士,可是仅仅将这些坏习惯说<br />出来就能解决问 题了吗?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导入活动二。 <br />活动二:丢掉坏习惯 <br />7.教师出示“垃圾桶”。 <br />8.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坏习惯写字纸上,丢进垃圾桶。 <br />9.请同学们自愿分享丢进垃圾桶的坏习惯,并说一说这些坏习惯给自己的成长带<br />来了哪些干扰? <br />10.学生分享。 <br />心理引导: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 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br />扰。从而坚定改正坏习惯的决心,激发学生对好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br />分享屋 (总结提升) <br />归纳总结好 习惯的表现,强化学生对 好习惯的向往。 <br />1.引导学生总结好习惯的表现。 <br />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br /> <br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良好习惯的美好。 <br />心理引导:巩固讨论主题,强化学生对好习惯的 向往。 <br />拓展园 (拓展延伸) <br />引导学生将认识转化为行动。 <br />鼓励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改掉坏习惯,并能坚持下去。 <br />心理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把感性认识落实到理性的行动<br />中,同时体会改正坏习惯的愉悦! <br />本环节用时控制在 5分钟以内。 <br />【活动反馈】 <br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br />2.学生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坏习惯。 <br />3.学生是否认同坏习惯对自己的成长会产生干扰。 <br />【练习题】 <br />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有----------------;坏习惯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