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我能行<br />一、设计背景: <br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个学<br />段的学生经历几次失败后,很容易会失去信心,非常需要予以关注和指导。<br />如果学生能够不断获得自信,他们做事就会有把握,就能很好地独立处理问<br />题,就容易获得成功。 <br />二、教学目标 <br />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自信及不自信带来的影响。 <br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消除胆怯,自卑,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br />3、感受自信,学会建立与巩固自信的具体方法。 <br />三、教学重难点 <br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和巩固自信的方法,难点是持之以恒,激励自己,形成<br />自信心。 <br />四、教学方法 <br />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br />识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br />五、学习方法: <br />情景体验法: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激发成就动机,诱发学习兴趣。游戏训<br />练法:在心理辅导中游戏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利于孩子们融入角色,<br />体验自信的情绪。 <br /> <br />六、活动前的准备 <br />1、学生回忆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不自信的表现,然后选出几份典型事例稍作<br />整理,作为活动时的发言。 <br />2、搜集相关的音乐,准备相关的课件。 <br />3、教师准备精致的树形卡片,做到学生人手一份。准备“肥沃的土壤”五个<br />大字。<br />七、教学过程: <br />为了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前播放歌曲视频《我<br />真的很不错》。<br />(播放视频)上课前为避免出现笑场的现象,我和学生 <br />做了课前小约定:请把双手放在胸前、闭上眼睛,请跟我说:我承诺,交流<br />中用心倾听,不嘲笑同学,给同学更多的掌声。 <br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大环节: <br />(一)情景导入揭示主题 <br />(二)交流感知产生共鸣 <br />(三)方法指导增强自信 <br />(四)发现优点自信满满 <br />(五)优点滋养细水长流 <br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揭示主题 <br /> <br />在高年级学段的学生中,不自信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介<br />绍朋友并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件事的方式导入。“他们是老师以前教过<br />的学生。一天,老师宣布下周要进行班干部竞选,请大家回去做准备,我们<br />来看看小鹏和小林是怎么想的?(播放课件:小鹏:我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br />错,能胜任中队长的职务。小林:我好像也没有什么特长,再说了,选不上<br />同学们会笑话我的。算了,还是不参加了。) <br />看完课件老师提出问题:“看完两位朋友的表现,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br />由发言。如果学生的回答很自信,要及时肯定并奖励一枚自信章。激励学生<br />主动回答问题,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肯定和奖励要贯穿到本课<br />最后。老师导入新课:“同学们,自信是一匹“千里马”,他会带你飞越障碍,<br />走向辉煌。你自信吗?你是一个自信的人固然很好,老师也为你高兴。不过<br />不自信的同学也不要着急,相信通过这节课,很快,你也会是一个充满自信<br />的人的。“ <br />进入第二环节:交流感知,产生共鸣 <br />这时候,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br />师:小林同学的不自信,有时在我们同学身上也能看到。生活当中你是否也<br />有过这样的表现呢?它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出示缺<br />乏自信的定义以及缺乏自信的危害。 <br />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发现自<br />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产生共鸣,为下面解决问题进行铺垫。 <br />师:那么自信的心理品质该如何培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第三环节:<br />方法指导,增强自信。(1)听故事说感悟 <br /> <br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因此我通过听故事,让学生自己寻找增强<br />自信的途径。故事的大意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br />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br />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br />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br />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br />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br />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