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学设计 <br />教学目标 <br />1.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感悟到每件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 <br />特的价值。 <br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 <br />优点与不足。 <br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给学生增强自信心的方法。 <br />学情分析 <br />小学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进入社会,他们不仅自己尊重自己,也希望别人 <br />尊重自己,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获得良好的评价。 <br />但是他们的这种价值感容易走极端,当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的自尊需求一致时,他 <br />们往往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他人的评价不能满足其自身需求时,他们可能就妄 <br />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自暴自弃。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 <br />认同,让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正向地面对自我,正向地评价他人。 <br />教学重点: <br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br />教学难点 <br />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br /> <br />教学过程 <br />课前活动——师生共同达成心理约定 <br />师:又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心理约定吗?(出示心 <br />理约定的内容:用心倾听 眼神关注 暂停评判 坦诚放开 积极反馈 <br /> 突破自我) <br />一、 选选物品,观察闪光 <br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百宝箱。猜一猜:老师的百宝箱里 <br />装了一些什么宝贝? <br /> (出示金子、木头、泥土、镜子、塑料袋的图片) <br />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么多物品里,你最喜欢或欣赏哪一件呢?学生畅谈 <br />2、教师小结:看来每一件物品都有吸引你的地方,这也是每件物品的闪光点, <br />对吧?那石头能不能当镜子使用,让你看清自己呢?金子能不能像泥土一样让种 <br />子发芽带来生机呢?孩子们,你们对物品的认识如此清晰,不仅仅看外表,还做 <br />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那对自己呢,对身边的朋友也能做到这样吗?这节课我们 <br />就一起来学习《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 <br />二、参与活动,谈谈闪光 <br />情景剧表演:《看不见的蝴蝶结》 <br />1、学生观看 <br />2、思考: <br />(1)看了表演后,你认为小红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 <br />(2)为什么小红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br />3、全班汇报,教师总结 <br />师:你们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你们的善于思考、勇于发现。从表面上看,是蝴蝶结 <br />让她改变了,但是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小红只是借助蝴蝶结这个事物让她发现 <br />了自己的自信、美丽、有礼貌这些闪光点,从而变得美丽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对 <br />她很亲切,她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美好起来,自己也认识到自己身上潜在的闪光点。 <br /> <br />三、说说分享,发现闪光 <br /> 在生活中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还要学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你们有 <br />没有发现自己同学或好朋友的闪光点?无论是外在的还是潜在的。现在开始我们 <br />的 “发现闪光”活动吧,规则是这样的: <br />1、出示活动要求,齐读规则。 <br />2、全班交流 <br />3、孩子们,你们刚才的活动开展得真是太棒了,你们的表情真是太美妙了。当 <br />别人说你优点的时候,你的感觉如何呢?那有没有哪些是你自己都没有发现的 <br />呢? <br />4、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没有举手和大家一起来分享,那我们把时间留给这些同 <br />学,也请他们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br />5、孩子们,你们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情绪,这在心理活动课上是非常重 <br />要的。刚才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现在我们来听听好朋友的评价吧,谁来说说好 <br />朋友的优点呢? <br />6、请每一个被讲到的好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 <br />小结:我们不管是看待身边的人还是事物,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正确评 <br />价,正确认同,不仅仅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和闪光点,还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发扬 <br />自己的优点。 <br />四、聊聊收获,感悟闪光 <br />1、孩子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那接下来我们再分享一个寓言故事。 <br /> <br />2、听完故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