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心理减压法(一)<br />教学目标:<br />1、了解由于压力带来的常见症状。 <br />2、了解自我减压的两种思路和若干办法。 <br />3、促进教师形成自我调适、保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并掌握基本技巧。 <br />教学重点:<br />掌握常用心理减压的思路和办法,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br />教学难点:<br />对于 ABC理论的理解。 <br />教学思路: <br />设疑导入—质疑探源—解疑明理—答疑体验—梳理总结 <br />教学过程: <br />一、设疑导入 <br />查一查: <br />您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症状或问题?(板书:或)<br />生理方面(四种症状)<br />行为方面(四种症状) <br />认知方面(四种症状)<br />情绪方面(四种症状) <br />二、质疑探源 想一想: <br />产生这些症状或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br />小结:这一切都是压力惹的祸。(板书:祸) <br />讲解:<br />1、人生所见四种压力。 <br />2、教师压力的特殊性。 <br />三、解疑明理 <br />1、 导语:如何解决这一困惑呢?(板书:惑) <br />2、 引入本节课题:常见心理减压法(一) <br />3、 学习第一种思路:改变认知,舒解压力 <br /> <br />(1) 民间故事:晴天雨天 <br />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br />结论:想法改变,情绪改变,压力减轻 <br />(2) 讲解:abc理论 <br />(3) 实例剖析 abc理论,深入理解。 <br />得出结论:观念的改变至关重要。 <br />(4) 练一练:面对“某一学生成绩不及格,拖全班后腿。”<br />这一事件,如何保持心理平稳。 <br />4、学习第二种思路: 调整心境,减少压力 <br />(1)心理故事:跳楼后的清醒。 <br />(2)谈一谈:有什么感想? <br />(3)生活点拨:人生三件事如何处理: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br />四、答疑体验 <br />1、老师们从生活体验出发讨论具体方法: <br />2、点拨讲解有效方法并现场感受。 <br />(1)大笑<br />(2)睡觉<br />(3)合理渲泄<br />(4)运动 <br />(5)增强情趣<br />(6)学会享受生活<br />(7)学习 <br />(8)悦纳自己<br />(9)悦纳他人 <br />3、现场答疑 <br />五、梳理总结 <br />1、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获) <br />2、总结本课: <br />本节课我们按“或——祸——惑——获”的思路,查一查、问一问、谈一谈、练<br /> <br />一练,一起质疑、一路探索,共同体验,共同收获。希望老师们能够进一步明确<br />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逐步学会调适心理、自我解压、自我保健。 <br />板书设计: <br />或——祸——惑——获<br />